第102章 两仪殿神君献灵丹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相应的,臣子的声音也显得更为高昂。

可并非所有人都觉得皇帝是好转了,比如百官中面如土色的左敬和卫邈二人,在他们看来,事出反常必有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左敬与卫邈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绝望,该不会是——

谢玿被抓到了吧?

“众爱卿平身。”

皇帝心情不错,看着底下花花绿绿的蝼蚁也觉得顺眼多了。

这时候一道人影浅浅靠近,皇帝立马抬起脸偏头看去,笑看着天师施施然在自己身旁落座。

“天师身子可好些了?”

皇帝满腔柔肠,落在天师耳中,却如周身陷入黏腻的猪油般难受,面具遮住了他厌恶的眼神和难看的面色,只用清冷的嗓音迷惑旁人:

“多谢陛下关心,已无大碍。”

“那就好。”

皇帝的笑是暖和的,目光温柔。

“若有什么缺的,只管向下人吩咐。”

知晓天师身子无恙,皇帝这才又将心思放回到面前的文武百官身上,他也不叫何绪询问众臣“有本奏否”,而是清了清嗓子,满面红光地朝众臣宣布道:

“明日,朕将启程,于泰山举行封禅大典。此乃普天同庆之大事,自提出伊始,数月以来,朕殚精竭虑,与众卿共勉,有司僶俛从事,不尝懈怠,朕甚悦之。”

“泰山封禅,古来贤明帝王几多?可举封禅者,又几多?”

皇帝似乎自己入了戏,声调抑扬顿挫,好不具有感染力:

“不勤者不敢思,不功者不敢举,朕幸免于此,故可于灵山,述功勋,祁福祉,求民佑,愿民安康,愿国安泰,愿九州风调雨顺,得河清海晏之胜景。如此一看,封禅,实乃乐事。”

皇帝讲自己功勋卓着之时,天师冷着脸坐在一旁,且不论这老东西如何有脸将自己与贤明帝王比肩,敢堂而皇之将如此庄严祭典说成乐事,古往今来也是第一人。

说什么乐事,不过是为了引出老家伙得仙丹求长生这件天大的喜事,为此等荒谬之事,不惜将封禅娱乐化,竟也敢自诩贤明?

天师的目光落在下面站着的卫茗脸上,只见这将军面色凝重,天师不由得在心里冷笑两声。

等着瞧吧,卫茗献的究竟是仙丹,还是要命的勾当。

“都道好事成双,今日诸卿同聚一堂,不仅为封禅起头,国家幸有卫将军,寻得仙人,献灵丹。”

此话一出,朝堂之上有几位老臣当场变了脸色,他们与天师想法大差不差,分明是商议国事,共叙封禅之时,却将这神鬼仙道搬上朝堂来讲。

平日里皇帝如何寻仙问佛,都无伤大雅,患了疯病后,朝臣迫不得已地对其“包容”了许多,如今才有些起色,居然如此荒谬。

简直,简直无可救药!

一心明哲保身的臣子对此没有太多感触,如今尸位素餐,好好活着就已是求神拜佛了。

而左敬和卫邈目光交汇,彼此都松了一口气,皱了皱眉头,随即又松开。

管他呢,谢玿没事就好。

皇帝要长生又怎样?皇帝要成仙都和他们没关系。

皇帝站得高,将底下人的神情尽收眼底,他有些不悦,可长生的欣喜胜过一切。为了调动众人的积极性,不管其可行性,皇帝故意对众人道:

“今日双喜临门,朕与诸卿共享长生。”

有人信了,有人存疑,有人认定这只是皇帝信口胡言,总之朝堂上一片哗然。

皇帝一脸得意地睨着众人的嘴脸,看够了,才朝何绪递了个眼神。何绪心领神会,表情一丝不苟,高喝道:

“肃静——”

声音瞬间低下去,变得有些稀落,最后完全消失。

皇帝看向卫茗,面色和缓,语气好极了,甚至有些讨好:

“卫爱卿,仙人准备好了吗?”

卫茗出列,捧笏回应:

“一切都已安排妥当,还请陛下与诸位,移步两仪殿。”

一听还要移步两仪殿,众人纷纷面带疑惑,这仙人不过献几颗子仙丹,怎么非要跑到两仪殿去?莫非献丹还讲究什么风水?

这卫茗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天师心里存疑,可他不必臣子,直接扭头低声询问皇帝:

“陛下,这是何故?”

皇帝笑着起身,调侃天师:

“昨夜里请您来,哪成想您抱恙,这不就不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

在何绪的传报声中,皇帝引着天师摆驾两仪殿,边走边向天师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