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两仪殿神君献灵丹

听道楼,烛火摇曳。

纸墨狼藉的小榻上,雪白的衣裳随意散开,天师枕着右臂,闭着双眼。他睡得极不安稳,阖着的眼皮下眼球乱转。

随即,一滴泪便从他脸庞上滑落,两排近于褐色的睫毛轻轻颤着,他缓缓睁开眼,露出那一双瞳眸,宛如阳光下柔和的远天蓝色的湖水。

天师愣了许久,才坐起来,抬手擦去眼泪。他梦见了故乡,故园,故人,他如同那只栩栩然的蝴蝶,在断壁残垣中徘徊,梦里青衫,相距天涯。

心里又多了一分怅惘,他抬起头,望着东方,在那个方向上,坐落着卫茗的宅邸。

他能感受到两股势力在快速潜行,气势直冲京城,以目观,紫微垣北极星宫异变,伴星大盛,冲撞帝星。

天师得意之处在于他用对了谢玿,用谢玿来刺激皇帝,是谢玿亲手造就了如今的疯帝,而疯帝凭一己之力,搅混了整个天下。无论这天下最终定势如何,眼下的混乱就是他想要的。

他内心最期待的就是混战,他希望谢玿带着大军杀回来,与皇帝斗个鱼死网破,叫着天下烽烟四起,生灵涂炭。

可此刻,天师目光投向东方,神情略显凝重,他隐隐察觉到有异样,可他说不出这种感觉。

不过事已至此,这场仗打不打已经无可厚非了,就算谢玿得神兵相助,扶得太子登基,面对这摇摇欲坠的国家,他又是否能力挽狂澜,扭转乾坤?

都乱了才好,乱世才该是人间的模样。

天师起身,推开门,横笛悠悠奏响,在这乱世,皇宫就是他的坟墓。

天师吹得畅快了,一曲接着一曲,都是些如今不流行的曲子,绝大部分是听也没听过的小调,颇有楚声的韵律。而高天之上,孤魂野鬼齐欢畅。

可春日的风还是太寒了,渐渐地吹凉了他的心,笛声也愈发呜咽凄婉。曲为五言,听来竟是《折杨柳》。

一曲未了,匆忙而嘈杂的脚步声在楼中响起,尖细的嗓音在身后炸开:

“天师大人,陛下请您温室殿一叙。”

笛声戛然而止,天师垂下手,苍白的身影嵌在夜色里,头也不回地问道:

“何事?”

“是卫将军来报,道是为陛下寻得仙人,明日朝会,将献灵丹。”

天师眉头微微皱起,转过身来,看着头低得几乎要和胸贴在一起的小太监,语气疑惑:

“卫茗进宫了?方才吗?”

“是。”

天师闻言笑了两声,满脸讥讽,骂了一声“蠢货”,然后冷哼道:

“大半夜的,上哪寻来的仙人?”

小太监的脖子似乎要折断了,讷讷地回答:

“奴才不知。”

天师定定地看着这小太监,在烛火的作用下,那双眼睛如黑夜,如深渊,分不清瞳孔,他脸上毫无表情,活像一只死物,盯着只叫人内心发毛。

天师内心厌烦极了,他不想再看到皇帝那张带着媚笑的老脸,就算没人来杀那老头,皇帝也离死不远了。他的药物,他的诅咒,早已将皇帝的身体掏空,不过是一具残躯,内部已完全腐烂,拖着苟延残喘罢了。

仙丹?催命符罢了。

再不想与皇帝周旋下去,天师没好气地对那太监道:

“我身子不适,乏了,困了,先睡下了,今日的早朝,我自然会来。”

小太监正想应下,天师抬步往小榻走去,边走边道:

“闭上嘴,轻手轻脚地走吧。”

太监:“……”

深深地朝天师弯了弯身子,小太监蹑手蹑脚地退了出去。

两仪殿内满心欢喜等着天师来的皇帝听到太监的回复,顿觉被浇了盆冷水,热情消散了一半。

皇帝表情有些倦然,踉跄着拾阶而下,愀然道:

“罢了,既然天师身体不适,朕也不强求。”

皇帝用袖子扫净台阶,便瘫坐下去,召来歌舞,独自一人消化着长生的喜悦。

二十八日,朝会。

文武百官有序入殿,明日便是启程前往泰山的日子,封禅大典,庄严神圣,一个官员终其一生都可能无法亲眼目睹封禅过程。如此盛事,若能参与,于官员而言自然是意义非凡。

可无人为此感到喜悦,每个人的表情都是麻木而压抑的,他们如行尸走肉一般站在自己的位置上,恭候着皇帝的到来。

“皇上驾到。”

伴随着尖细的嗓音,皇帝步伐矫健,走路生风地步入大殿,整个人瞧上去容光焕发,精神抖擞,一扫之前萎靡不振的状态,脸上瞧着也有了些起色,竟也带着一丝笑意。

群臣不瞎,自然瞧得见皇帝的转变,一时之间纷纷呆住。

这是……吾皇回来了?苍天有眼啊!

一些老臣情绪激动,互相和两旁交换着眼神,似乎在传递内心的喜悦。

随着皇帝大方落座,何绪高喝:

“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