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兵戎暗渡 国祚安危

萧长瑜缓缓摇头:“不急,准噶尔此时虽心怀不轨,但还未准备完全。我们若贸然进攻,只会打草惊蛇,让他们更早做好防备。此事需慢慢谋划,等他们的弱点完全暴露,再一举击溃。”

魏启点了点头,但眼中依旧带着些许担忧:“那将军接下来打算如何行动?”

萧长瑜望向远方,缓缓说道:“我要亲自回到伊犁,与当地军队会合,再次清点边境防线。准噶尔虽是一大隐患,但漠南草原上的蒙古部族也不可忽视,特别是巴图尔台吉。他既敢与准噶尔勾结,说明他对大清已有异心,必要时,我们得先解决此人。”

数日后,萧长瑜率领人马抵达伊犁,与驻军将领会合。他在军帐中召集众将,详细部署边境防务。

一名年长的将领李振德提出疑问:“将军,巴图尔台吉虽然与准噶尔勾结,但他毕竟是草原上重要的部族首领之一,若直接对他下手,会否引发其他蒙古部族的反感?”

萧长瑜沉声道:“李将军所言有理,但此事必须看时机。若巴图尔台吉继续与准噶尔狼狈为奸,我们必要时可以借此削弱他在草原上的威望,让其他部族首领自行孤立他。”

另一名年轻的副将周廷跃问道:“那将军的意思是暂时观望,不动声色?”

萧长瑜点头:“没错。我们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加强对其他部族的拉拢,让他们明白,大清才是他们真正的依靠。只要稳住其他部族,巴图尔台吉即便想挑起事端,也不会有多少支持者。”

就在萧长瑜与众将密谋时,一封密信从盛京送至军中。密信中提到,程杨两家的余党已秘密联络江南的几股反叛势力,企图在南方策动叛乱,分散朝廷的注意力。

萧长瑜看完信后,脸色凝重。他将密信递给魏启,沉声道:“看来程杨两家的野心不仅仅在边疆,他们甚至想利用内乱来逼迫朝廷放松对边境的管控。”

魏启看后也不禁皱眉:“将军,那我们该如何应对?若南方叛乱与准噶尔的威胁同时爆发,只怕局势会变得极为凶险。”

萧长瑜沉思片刻,最终下令道:“立刻派人返回京城,通知皇上加强江南的防务,同时调动南方的兵力,防止叛乱扩散。至于边疆,这里本将亲自坐镇,不会让敌人有任何可趁之机。”

魏启迟疑了一下,试探道:“将军,您是否需要返回京城,与皇上当面商议?”

萧长瑜摇头:“如今边疆局势复杂,本将一旦离开,恐怕敌人会趁机作乱。告诉皇上,本将会尽全力守住边境,让他放心应对江南的局势。”

夜幕降临,萧长瑜独自站在边城的城墙上,凝望着远方的漆黑草原。风吹起他的披风,像一面迎风招展的战旗。他低声喃喃道:“不管是准噶尔还是程杨余党,只要有我萧长瑜在,便休想动摇大清半分。”

“明书,你可还好?许久未见了,甚是想念,可是我也身不由己,请不要误会我,也不要怪我。等我处理完边疆一事,我会义无反顾的奔向你。我的明书,你可知,我们的相遇注定了我今生的宿命,就是围绕你的。”萧长瑜看着满天的繁星,心里的情愫又开始蔓延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