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会盟后续

而周原村周氏亦是一个2000多人的大村,七里湖畔周原地界,周姓村落也发展出了七个,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大隅地域的老牌氏族,当前人口当在3500-5000之间,实力雄厚,力量集中,比之卓山更具优势。

而随着局势的稳定,上游村也步入正常的发展轨道,人口已重新接近200人,与濮坑村的以货易货的贸易线也逐渐打通,并已进行了第一次贸易,为卓山带来千斤铜锭,十柄青铜剑,一幅青铜甲,还有不少山珍药材。

而卓山趁着卓不和带队引路之机,将三十多名原上蔡村村民,迁居到濮坑村,加快濮坑村的发展。

而濮坑村出山通道也已纳入规划,希望能用铜钉,在石壁上钉出一条天梯,再辅以安全绳,以确保人员上下安全;濮坑村将发展重心在青铜铸造上,月产铜锭在500斤左右,主要是人手不足,若人手足够,每月还还增加十柄青铜兵器,农业方面则以洞窟养殖为主。

濮坑村随着上游村的人口输入,丁口亦达百人,同时也加大了对山区游蛮的招募,每隔一两天就能在山区招揽到一些散落的人手,濮坑村对于山中出现的一些蛮人还是有一定吸引力,也能招募到蛮人中的一些特殊人才,这次最新信息就是卓不和为濮坑村招揽到一名中级蛮弓手,具说能百步穿杨。

而剑门村经过这次卓、蔡之争,发展方向已偏向武备,而随着卓山地界的扩大,剑门村地点也有点儿偏北了,因此卓山发展中心,开始偏向将大柳村发展成经济中心,打造卓山双中心。

小主,

但剑门村作为开发最早、最好的一个村落,已开垦种植出各类农田6000多亩,有些庄稼已陆续开始进入收获期,相当程度上缓解了卓山缺粮一事。

大柳村当前集中在水稻种植上,为解决粮食问题而努力,当前已开垦种植水稻2700多亩,且已进入结实期,预计还有一个月左右就能收获,产量初步估计在600-700斤之间;另外还有后期开垦的田地,因已误了农时,这会主要种植了一些晚秋农作物和牧草,当有一些收成。

卓山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放缓剑门村的发展速度,降低卓山在周边氏族中的存在感、曝光度,隐藏了实力,夯实卓山发展基础,减少周边关注,避免成为众矢之地。

至于土坑村的发展依然按步就班,人口已达150人,主要以青壮年男女为主要构成,发展重心也一直以垦荒种地为主,亦有田地2000多亩,多以旱地为主,当前主要种植豆类庄稼,计划来年以棉花种植为主,解决穿衣保暖这一核心要义,因地处边界一心将老弱妇孺送到剑门村和大柳村,原先将自身的发展定位比较单一,今后时局相对稳定,当可以恢复正常发展。

而连塘村因地势原因,相对偏远,目前也是在独立发展,人口刚刚过百,剑门村这边也只是在钱财、物资上进行支持,偶尔小酒馆运气好能招募到一两个中级人才,还能支持个中级木工啥的,至于高级工种,剑门村小酒馆至今尚未招募到。

整体而言,卓山经过这次卓蔡冲突,赚了个盆满钵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一口吃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