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价格可是高了,那青花瓷瓶哪值五块?”

“对别人或许不值,但对您,那就是无价之宝,我乐意。”

“你这是在给我下套呢?”李守义故作不悦。

“哪敢啊,李馆长,这样,您给我打个折,四块五,行了吧?”赵晨笑眯眯地说。

李守义拿着四块五毛钱,望着赵晨将古董小心翼翼地装进麻袋,绑在自行车后座上,心中暗赞这小子头脑灵活。

这让李守义对赵晨越发感兴趣,有这样灵活的头脑,却甘愿投身于收古董这一行,其中必有蹊跷。

他决定将赵晨的事记录在日记中,留待日后细细品味。

……

“老王,吃饭没?”李守义看到路过的文物鉴定专家王教授,打了声招呼。

“吃了,那个收古董的小子,下次来了,让他去我家一趟,我那有几件老物件。”

“行,我告诉他。”李守义扶着王教授到一旁的长椅上坐下,张大爷也过来帮忙。

两位老者坐在长椅上,聊着天,丝毫不在意春日的微风,或许他们已经历过无数的春秋,早已习惯。

……

巷子里,赵晨戴着草帽,骑着自行车,大声吆喝着:“收古董了~收老物件,收书画瓷器,收玉器和青铜器~收古董了~”

天空中飘着柳絮,街道因行人稀少而显得格外宁静,自行车自如地穿梭在巷弄间,两旁的建筑古朴典雅,电线杆和电线交织成一幅独特的画面。

过往的行人若是有古董要卖,便会喊住赵晨,让他停下。

收古董这行,过去也叫“寻宝”,分为两类,一类专收高价值古董,这类人多出没于富贵人家,行事颇为隐秘。

他们往往带着古籍善本,到富贵人家中展示一二,然后静待鱼儿上钩,再用古董换取更多珍贵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