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丁最好都提前离开本户,前往边区开垦。
于是,耕地红线之外的强制命令之外,就是引导。
下乡的戏剧团,开始更新剧目。
除了宣扬忠孝之外,还有一些特别俗的剧目,一个农民的儿子,在家里是老大,父母偏爱小儿子,自己想要娶妻,父母却驳回说他应该去闯荡,要将机会留给小儿子。
无奈,大儿子一看娶妻无望,郁闷去将自己辛苦采来的山货,拿去市场贩卖。
路上又看到建设兵团的报名皇榜,了解了一下去了以后的待遇。
还有老婆没有的问题。
对方说,朝廷给你做官媒。
然后这个农民儿子咧咧,官媒能有什么好的。
本来不想去,但回家就听到了父母骂他弟弟胡闹,居然将同村的寡妇肚子搞大了,眼看事情不好遮着,只能将大儿子到手的钱二话不说拿走,转头就给小儿子办婚事了。
这种老大还没娶,先给小儿子办婚事的事情发生在这个时代的农村,那可真是要了他清誉。
为了让自己的行为有正当性,当父母亲自对外说,老大有隐疾,应该是生不了了。
这一下好了,出个门就要被指指点点,还被小孩跑来唱歌谣。
老大一怒之下,选择离家,直接去投军。
后续就是老大投军搞建设,勇救蛮夷少女,被少女纠缠。
又一日随军讨伐土匪,在贼窝里救了大家小姐,也被缠上。
然后还发财了,买了牛羊,大家小姐抢着给他做妾,自己有喜欢的人,几年混下来,成了附近远近闻名的员外,儿女双全,然后衣锦还乡。
见了去了寡妇,迷了心窍的弟弟将被父母赶出家门,上门好生痛揍他一顿,再把父母接到西北去。
一路上,父母感念以前的糊涂,又说他出息,整体剧情往下走,但情绪是向上的。
突出就是一个无脑爽!
等等各种情节,层出不穷。
反正在写爽文上,朱厚照是认真的。
同一套模板,各种郁郁不得志的主角,配合顿挫抑扬的情节,写出千篇一律的话本、慢画、话剧、小说等等,瞬间激起了共鸣。
至少,效果斐然。
年一过,应天一个县招募建设兵团的办事处,一下来了数千人,江南各地城市户、乡镇户,也纷纷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