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卖方子

在詹以林的见证下,双方签订了合同,一手交钱一手交方子。

怀里多了三万,黄丽一晚上没睡着。

林宏明倒挺淡定的,梦到自己开着着威风凛凛的大汽车,一路风驰电掣回家去,睡梦中都发出笑声来。

早上七点,在四人翘首等待中,詹以林终于姗姗而来。

今天该干正事了。

詹以林家的工厂在城中村,开车半个小时就到。

他家的服装加工厂是个中型加工厂,不仅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精湛的制衣工艺,还拥有一百多个工人。

詹以林看几人对工厂制作工艺挺有兴趣的,亲自带着几人在工厂里逛了一圈,实地考察了一把。

几人进了办公室,詹以林拿出他家的杂志给大家翻看,黄丽发现最近半年的潮流款式在这本杂志上都有。

詹以林笑着解释:“这是我家和杂志社合作的档口杂志,热卖的款式我家都有。”

詹家的服装厂虽然规模不是特别大,但是他头脑灵活,不仅经常参加服装订购会,了解时尚潮流风向,还积极拓展业务领域,与当地一家知名杂志社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

从今年开始,每个月他家的服装厂都会精心设计并推出一系列新颖独特的服装款式,而这些服装款式也会被收录进与詹家合作的杂志社出版的时尚杂志之中,再运回服装厂随订单赠送给客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黄丽在心里默默为詹以林点个赞。

她问:“詹哥,你也知道我来一趟羊城不容易,等宏明开学了也没时间来陪我来,你这杂志能不能给我送一份?

“你和宏明是好朋友,我也不拿你当外人。以后我先选好款,定好款式和数量,你再把衣服寄给我。至于货款,我这边下单就汇给你。”

詹以林笑着摇摇头说:“弟妹,你这么说就是打我的脸,货款等你收到货了再汇给我也行,我不相信你和宏明,我还能相信谁?”

林宏明在脑海里反复思量了一会儿,提出了个折中方案,“这样吧,阿丽选好了款,阿林你就把总价报给她,她先汇一半款给你,等收到货了,确定没问题了再给剩下一半货款,这样大家都没有压力。”

詹以林笑着点点林宏明,“你就是太小心了,我还能不信你们吗?”

林宏明又笑:“感情归感情,生意归生意,公私分明才能合作愉快”

于是,黄丽和詹以林谈好了,他每月初把杂志和几件爆款成衣寄给黄丽,黄丽就从中挑选出那些既紧跟时尚前沿又贴合本地消费者喜好的服装精品。

当然,样衣就免费送给黄丽了。

等款式挑好后,她再给詹以林打电话,向他确定自己需要的款式、颜色以及所需的数量等具体要求。

而詹以林再根据黄丽的要求,提供符合质量标准、款式潮流、价格合理的服装产品?。

当所有衣服按照黄丽的要求制作完成之后,接下来就物流系统将它们及时送到南平县

当然,价钱也比在档口便宜些。

詹以林的工厂有大单,而黄丽也解决了货源和选款两大难题,这是一个双赢的合作方案。

谈好合作后,双方在律师的见证下签订了合同,约定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羊城的冬装需求量不大,詹以林的工厂还剩三百多件外套尾货,以五块钱一件的价格打包给了姚兰花。

黄丽这次要了两百件冬装外套,还预定了三百件春装外套,都是十五块钱一件,总共花了七千五。

几人又马不停蹄地赶去了詹以林的小舅子的工厂,也复刻了詹家的模式,每个月寄几条裤子样本给黄丽,由黄丽选择款式和数量以及尺码和颜色。

最后还去了詹以林那个做内搭的朋友家的工厂签订了合同。

姚兰花没签订合同,但是她跟着也捡了不少清仓尾货,把她高兴得直叫唤。

农村大集需要的是简单大方的款式,质量好又便宜。特别时尚的也能卖,不过没普通款式卖得快。

找好了货源后,黄丽心里的一块巨石终于落了下来。以后她三两个月就来工厂看一次,不必每个月都跑羊城,也不用为了选款愁的吃不下睡不好。

谈完事情已经是中午十二点了,这次林宏明做东,请大家吃饭。

詹以林拒绝了林宏明要去大酒楼请客的要求,选了家苍蝇馆子,带大家吃地道的羊城特色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