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跃欲试的少了,只那几位御史恼红了脸,为驳斥谏大夫又起了身。
直问,苍天意何解?若不是不满宗氏为政,苍天为何降灾于世?
谏大夫丝毫不怯,起身答,王者以民为天,天意便是民意,天意何解最该问民。
这话可说的太好,官如何论天意,都不是民意。
御史一下哑口无言,若在说什么,民意为何不会怪罪于宗氏就太迟了。
谏大夫敢如此直言不讳,一定是宗氏事先有了准备,民意一定向他们。
几位御史僵在殿中,颇有些无措。
大司徒见状起身,向至尊拜首,“陛下,臣有罪。谏大夫所言甚是,臣未能体察民意,又未及早告诫群臣,是臣失责,望陛下降罪。”
他跪得实在是太快太早,至尊只望着他,一言不发。
大司徒便又重复一遍,“望陛下降罪。”
几位御史紧随其后,向至尊拜首,“臣等失察,望陛下降罪。”
至尊仍是一言不发。
跪地的几人不敢再言语,殿中也静默得可听针落。
就在诸官想着他们是不是也该跪一跪时,一谒者(天子近侍,属光禄勋)急匆匆进殿。
“陛下,宣平门外聚了一众农户,他们口中齐呼陛下圣明,谢陛下此前防灾救济,才使得他们性命无忧......”
“好,好,好。”谒者话未尽,至尊便一连说了三个好,又问,“性命无忧,伤者可多?农户可有他求?”
谒者回:“陛下,农户无所求。他们反向陛下请罪,说今日的风灾是他们之过。”
“如何说得?”
“农户语,冬月不歇的狂风乃是天地神示意早日祭神。他们不解其中意,迟迟未祭,惹得天地神触怒,终在今日成了灾。”
跪地的大司徒,本以为宗氏会顺势将灾引至他身,所以才以退为进,干脆地请罪,不想,他们竟未如此,竟是让民揽下了罪。
真是好算计啊,民有罪,至尊便无罪;至尊无罪,朝臣或可有罪,但他宗氏一定无罪。
思想的下一瞬,便听至尊道:“大司徒,朕的民都是好民啊。可这百官都是好官吗?失责?你又何止是失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