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余女史祝寿

余年这次的工读学校招生,纯粹是砸钱攻势,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不是觉得女孩累赘吗?

送工读学校呀,包食宿,省了家里的饭食。

不是缺钱吗?

送工读学校呀,有补贴,毕业了还包分配。

只是可惜,虽然条件十分优渥,来报名的人也并不是很多。

招了三天,来了八个学生,余年觉得甚是挫败,把熟悉本地的小祝道士拉来说话。

“你说,这么好的条件,怎么没人来呢?”

小祝道士跟她面对面坐着,拿手指头掰着数给她听:“余娘子,你要招的学生是,沣州城里的,穷人家的,急等用钱的,有女儿可卖的,岁数正合适的,认得字的,知道你这儿招生的,层层一筛,人不少才怪了。”

他这一长串,说一句顿一顿,把余年给说笑了。

小祝道长也笑,呲着小白牙很好看:“还有一点,余娘子你不是本地人,条件越好,别人越信不着,宁可找有信誉的人牙子。”

余年沉思了一会儿,道:“你说的很有道理。”

小祝道长见自己说的话被余年认可,大喜,拉着凳子就要凑近了说。

他原先骗人都是得先瞧着别人脸色,看说到人家心里去了,便能再进一步骗了。

可惜,他这招在余家行不通。

拾来虎着脸,举着根不求人,戳着他胸口道:“干嘛呢,看孩子去!”

小祝道长没意思地撇撇嘴,扔下凳子去看着女学生念三字经。

“拾来,你说,我要是想要名声,该怎么做最好呢?”余年托着腮琢磨,“是亮出御史金牌来?还是找马知州,拿钱砸他砸到他帮忙?”

拾来摇头:“马二婶子不像能干的,我只怕你砸钱也砸不出声响。”

“咱们要是认识本地最大的名人,或者大商人,或者其他什么地头蛇就好了。”

这时,在窗边坐着的余昇突然道:“娘,咱们认识。”

“认识?”

余年和拾来同声问,都是疑惑不解。

余昇从篮子里头把珠珠盘出来,从妹妹脚底下拿起一张名帖交给余年:“娘,你瞧,按察使给咱们的名片,他的妻弟叫……”

……

今日,是本地第一大纺织商人——姜俊业母亲的六十大寿。

但凡是商界有头有脸的人物,都来给姜母祝寿。

不看僧面看佛面,虽说姜俊业只做纺织一行,但纺织可不止织布一件事,还包括棉花收购,蚕丝收购,聘请工人,织布机械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