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倒孔势力(卷13 成长的烦恼 17)

第九罪,权大,其人谋军事,管民生,一旦有变,何以处之?

一篇文章,洋洋洒洒写了上万字,就是对孔思松的不满。文章中多处都有证人,几处关键之处,居然有孔思松的老连长,苏慕武的证言。

苏慕武是军方老人,比较早提为连长的一批,被陆有恨偷袭受伤后,一直在养病,直到去年,才算能工作,军队是回不去了,也没法回去,他作为汉军建军以来第一个打败仗的主官,虽说参谋部承担了大部分的责任,但作为指挥主官,他的军事生涯也算结束了。

说服苏慕武指证孔思松其实很容易,他对陆有恨是恨到骨子里的,然而陆有恨到了汉国后,居然被孔思松收留,虽然是阴差阳错,不能怪孔思松,但这中间的恨意,却是没来由的强烈。

如今苏慕武在议事局当大学士,参与议事,陈宇峰看到他的名字,突然感觉这个苏慕武恐怕确实不是太聪明。

这篇文章,从头到尾都是在攻击孔思松,但每一刀,都是砍向陈总督的,这连自认为对官场关系不太敏感的孔思松都很清楚,他却跳出来作证,陈宇峰不禁有些无语。

反过来想,即使没有苏慕武,这些人也还是会写出这类文章,只是换几个名词。

议事局就这个弹劾文件举行了多次讨论,弹劾者要求孔思松按照古制,先行请辞,孔思松果然也递交了辞呈,陈宇峰却是不批准,即使没有批准,很多人都能感觉到,孔思松的工作效率下降了不少。

军方在议事局也有不少代表,这些代表虽不是铁板一块,大多数却还是支持孔思松的,特别是有过实战经验的代表,都明白打仗并不是在地图或者是沙盘上比划几下,真正到了战场,什么意外都会有。

他们中有些人,仔细研究了孔思松发出的命令,代入到当时的场景,基本认为,当时的命令,既能保证整体推进的平衡,又兼顾了每个战场可能发生的意外,每支队伍又拥有较大的自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