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探秘失落奇书

“快,药材已带回!”

医学家们立刻忙碌起来,生起火炉,架起药锅,按照药方,一丝不苟地熬制汤药。

不多时,热气腾腾的药汤散发着苦涩的味道弥漫开来。

林羽亲自端起一碗药汤,走到一位重症患者床前,轻声说道:

“老人家,把药喝了,喝了病就会好。”

患者虚弱地点点头,在林羽的搀扶下,艰难地喝下药汤。

奇迹悄然发生,仅仅过了几个时辰,患者的高热便开始退去,原本苍白如纸的脸上渐渐有了血色,黯淡无神的眼神重新焕发出光彩,他紧紧握住林羽的手,激动地说:

“恩……恩公啊,是您救了吾!”

随着越来越多患者的病情好转,整个京城都沸腾了。街头巷尾,人们脸上洋溢着劫后余生的喜悦,奔走相告。

一位大娘满含热泪,拉住正要去医馆查看情况的林羽,声音颤抖:

“林……林公子,您与苏姑娘真乃吾等救命恩人呐!吾那孙儿,高热不退,几近危殆,饮下您寻来之药后,竟日渐康复。此等大恩大德,吾一家实在不知该如何报答!”

旁边一位年轻小伙也凑过来,激动地挥舞着手臂:

“若非公子与苏姑娘夙兴夜寐、殚精竭虑,乃至冒生死之险远赴极寒寻药,吾等京城百姓还不知要遭受多少苦难!公子与苏姑娘实乃京城之擎天巨擘、盖世英雄!”

这时,一位老郎中蹒跚着走来,拱手作揖,感慨万分:

“林公子,苏姑娘,老朽行医数十载,经病无数,然如此奇症,实属初见。更难遇如二位此般心怀苍生、舍生忘死之士。今药到病除,实乃京城百姓之幸,皆赖二位倾尽全力,功莫大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林羽连忙拱手回礼,谦逊地说道:

“诸位谬赞,实不敢当。此乃众人齐心之功,医学诸公日夜钻研,不辞辛劳;百姓们亦全力配合,共克时艰,方得疫情平息。苏瑶与吾,不过尽本分而已 。”

正说着,苏瑶也从一旁走来,笑着对众人说:

“见诸位渐愈,吾与苏瑶满心欢喜。往后若再逢艰难险阻,只要大家携手同心,定能共克时艰,闯过难关!”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欢声笑语在京城的大街小巷回荡,对林羽和苏瑶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

然而,这短暂的安宁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北方的游牧民族得知明朝在科技上突飞猛进,担心自身势力受到威胁,便联合起来,集结了数十万大军,兵分多路,气势汹汹地向明朝边境发动大规模进攻。

边境告急的战报如雪片般飞至京城,八百里加急的信使快马加鞭,马蹄声在街道上回响。

朝堂之上,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大臣们神色慌张,有的急得来回踱步,嘴里还不停地念叨:

“此可如何是好,敌军来势汹汹啊!”

有的则交头接耳,小声议论着对策。

皇宫大殿内,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前的死寂。

皇帝朱厚熜身着龙袍,神色冷峻,端坐在巍峨的龙椅之上,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

他的目光如利刃般扫过殿下神色慌张的群臣,猛地一拍龙椅扶手,声音低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边境战事紧急,游牧民族数十万大军压境,诸位爱卿可有退敌良策?”

大殿内瞬间炸开了锅,大臣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一位年迈的大臣颤颤巍巍地走出队列,拱手说道:

“陛下,依老臣之见,可先派使者与敌军谈判,拖延时间,再调遣附近守军前往增援。”

朱厚熜闻言,脸色愈发阴沉,冷哼一声:

“哼,敌军来势汹汹,岂会轻易与吾谈判?拖延时间又有何用?待援军赶到,边境百姓不知要遭受多少苦难!”

这时,一位年轻的武将站出来,大声道:

“陛下,末将愿率领精锐部队,主动出击,与敌军决一死战!”

朱厚熜微微皱眉,目光看向武将,质问道:

“敌军兵力数倍于吾等,贸然出击,岂不是以卵击石?汝可有必胜之把握?”

武将一时语塞,只得低头不语。

朝堂之上再次陷入僵局,众人面面相觑,无人再敢轻易发言……

林羽深知此次游牧民族来势汹汹,若仅靠传统的军事防御手段,难以抵挡。他向前一步,挺直脊梁,朗声道:

“陛下,臣以为可利用科技的量,研发新型武器,加强边境防御。”

朱厚熜听后,陷入沉思,片刻后,他缓缓开口:

“林爱卿所言,可有十足把握?”

林羽毫不犹豫地回答:

“陛下,臣虽不敢保证万无一失,但科技之力,定能为吾大明增添胜算。”

朱厚熜又沉吟片刻,最终大手一挥:

“善,朕便采纳汝之建议,任命汝为军事科技总负责人,全权负责新型武器研发和部署,切不可让朕失望!”

林羽和苏瑶与一众工匠、学者们日夜奋战在军工厂里。

苏瑶手持图纸,与工匠们仔细讨论:

“此弩箭扳机设计,还需再精巧些,方能提高射速。”

工匠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军工厂内,火光映红了众人的脸庞,熔炉里铁水翻滚,散出的热浪扑面而来,锻造声震耳欲聋。

林羽站在堆满古代军事典籍的桌案前,眉头紧蹙,双眼紧紧盯着书页,不时在纸上奋笔疾书。

苏瑶抱着一叠图纸匆匆走来,神色焦急:

“此火炮射程和精准度,试了好多回,还是差强人意,工匠们都没了主意。”

林羽抬起头,目光炯炯,指着典籍上一处说道:“瞧这儿,古人用特殊膛线让箭矢更稳,吾等把此原理用在炮筒上,说不定能行。”

旁边的老工匠挠挠头,满脸疑惑:

“公子,此能中用?咱以前可没试过,别到时候把炮筒给整炸了。”

林羽耐心解释:

“前辈,吾反复琢磨过,炮弹旋转能保持稳定,射程和精准度肯定能提升。先小范围试试,小心操作,不会出问题。”

老工匠犹豫着点头:

“那行,就按公子说的试试。”

另一边,年轻工匠小李举着弩箭零件跑来:

“林公子,此连发弩箭扳机设计,总感觉不够灵活,发射速度提不上去。”

林羽接过零件,仔细端详,又结合现代机械原理,在纸上画了个草图:

“小李,把扳机之杠杆结构改一下,如此发力更顺畅,手指扣动更轻松,射速就能加快。”

小李眼睛一亮:

“妙啊,林公子,汝这就去改!”

经过无数次的试验改进,那日,新型火炮试射……

林羽亲自点火,“轰”的一声巨响,炮弹带着呼啸的风声,精准命中远处目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众人欢呼,苏瑶激动地拉住林羽:

“成功啦,林羽!君之才智,实令人钦佩!”

紧接着,连发弩箭测试,弩机快速转动,利箭如雨点般射出。

老工匠竖起大拇指:

“公子,服了,此弩箭比以前强太多!”

最后,防御盾牌经受住了箭矢和刀枪的轮番攻击,安然无恙。

林羽看着这些凝聚心血的成果,长舒一口气:“终于成功了,这下边境有救了。”

次日,林羽带着这些新型武器,奔赴边境战场。

战场上,黄沙漫天,狂风呼啸,喊杀声震得人耳鼓生疼。

林羽骑在高头大马上,手持令旗,大声指挥:

“将士们,听吾号令,火炮准备,发射!”

随着一声令下,火炮轰鸣,火光冲天,一发发炮弹拖着长长的黑烟准确地落在敌人的阵营中,炸得敌军血肉横飞,战马嘶鸣,残肢断臂散落一地。

士兵们见状,士气大振,齐声高呼:

“威武!”

紧接着,林羽又喊道:

“连发弩箭,放!”

连发弩箭如雨点般射向敌人,密集的箭雨让他们防不胜防,敌人纷纷倒地。

同时,士兵们手持新型盾牌,组成坚固的防线,盾牌相接,如同一堵钢铁长城,让敌人的进攻一次次无功而返。

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游牧民族的军队终于被击退。

他们见识到了明朝科技的力量,心生畏惧,不敢再轻易进犯。

这场战争的胜利,让明朝在科技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林羽和苏瑶的名字,也传遍了整个大明江山。

百姓们对他们充满了敬仰和感激,街头巷尾都在传颂他们的事迹。

说书先生将他们的故事编成段子,在茶馆里讲述:

“话说那林公子,手持神兵,带领将士们大破敌军,真乃吾大明之英雄啊!”

引得众人纷纷称赞,掌声雷动。

战争结束后,林羽和苏瑶回到京城。

他们继续投身于科技事业的发展中,不断探索和创新。

在他们的努力下,明朝的科技水平日新月异,国家日益繁荣昌盛。

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林羽和苏瑶漫步在京城的街头。

看着热闹繁华的集市,人来人往的人群,听着此起彼伏的叫卖声,他们的心中充满了欣慰和满足。

苏瑶轻轻挽着林羽的胳膊,微笑着说:

“此途漫漫,风雨兼程,历经诸般艰难险阻,然回首顾盼,皆为值得。”

林羽望着远方,目光坚定:

“此仅为伊始,来日方长,必有更多艰难险阻相候。然携手同行,勠力同心,必能再铸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