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李复不懂怎么画图纸,但是他是懂怎么给意见的,在建筑的见识上,多少比姜确和阎立德,多那么一点点。
依托现有的建筑图纸资料,最终确定下来,一整套行宫体系,除却主殿之外,其他风格各异的附加建筑,包括园林之类的。
主要围绕主殿,再逐渐扩建兴修其他。
这样一来,规模不算小,工期势必会延长许多,但是并不耽误主殿修建完毕之后李渊来庄子上居住。
一边享受,一边扩建,就不用担心,李渊享受不上最新的行宫了。
至于后续,李世民继承了这处行宫之后要不要选择扩建什么的,都可以了。
“最终的图纸,要送给太上皇过目了。”阎立德看着桌面上最后的图纸,脸上露出一抹喜色。
这套图纸,这是以前他从来未曾想过的。
很新颖,也很震撼。
这套图纸完整的折腾下来,也不是三五年就能完成的。
少则十几年,多则几十年。
而且,未来还有无限扩张的可能性,只要庄子上的地方够.......
思及此处,阎立德将目光看向了庄子的舆图上。
军营,书院,工坊,三者连接成线,中间的那个三角地带。
也是没想到,整个庄子上,最先繁荣起来的地方,会是离着村庄远处的这一片地区。
“送给太上皇过目,太上皇也只会笑着说好。”李复笑道:“原先送图纸的时候,太上皇对此就并不挑剔,一处行宫而已,但是我觉得,这套图纸要是让太上皇见了,势必是一个惊喜,因为,咱们仨折腾出来的这套图纸,古往今来,也是投一份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复的眼神里亮着兴奋的光芒,看向姜确和阎立德两人。
“老阎,行本,这一次,咱们在庄子上,就这个,干票大的,干的漂亮一些。”
两人目光坚定,点点头。
“行,那就把马周和王玄策还有杜构和窦奉节叫来,咱们准备准备,要开工了,最近这段时间,庄子上来送料的越来越多,东西都已经堆满空地了。”李复笑道:“春耕也马上就要结束了,到时候工匠一招,咱们撸起袖子就要干,今年庄子上的招工规模,不比当初修书院,修河道,再加上修我那新宅子的规模小,甚至要更大一些。”
“除却行宫之外,工坊区往这个方向的扩建,书院的三期工程,也要开。”李复目光灼灼的盯着舆图,对两人说道。
“因此,修宫殿的空隙内,这两件事,也要做。”
“工坊区域,考虑到眼下和未来的情况,当年的图纸已经不算够用了,所以说.......”李复说到这里的时候看向了阎立德。
“老阎,在原先的工坊图纸的基础上,要修改,要扩张,单个工坊的规模要加大。”
“图纸出来之后,我打算让王玄策来单独负责工坊区域的修建。”
“工坊区域修建结束之后,王玄策再加入到行宫的修建当中,接手一部分事务。”
“另外,马周也是,他要负责书院。”
“这两项工程,工坊约莫两个月就能扩建完毕,书院的话,工期比较长,少则半年,多则一年,依旧是结束之后,与修建行宫的队伍汇合。”
姜确和阎立德两人相视一眼。
“如此的话,庄子上,今年要招多少工匠?”姜确问道。
李复伸出一只手。
“暂定,五千人。”
两人闻言,皆是倒吸一口冷气。
五千人!
工匠!
实打实的发工钱的!
姜确和阎立德都从对方的眼神里读出了震惊。
仅仅是一天的工钱,就不是个小数目了。
就算是工坊和书院,工期少,最后各自修建完毕,裁撤一千人,还剩下三千人,与前些年庄子上总体的工程三千人相当。
“工坊区五百人,修建书院,一千人,剩下的,全都是修建行宫的,也就是说,按照工程来调整人数,如果说后续觉得三千五百人修行宫不够用,那么,工坊和书院修建完毕之后,不用遣散工匠,让这些人继续去修行宫,要是你们觉得够用了,那就继续留用。”李复说道:“三项工程,三处账目,还是老要求,账目一定清晰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