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讨贼计划(十二)

“黄老何故作如此叹息?”

就好似他一点儿也不知道,这肃宁县闹土匪一样,更好似他真的就是来这里游山玩水,楼下十数名壮汉乃是摆设。

“唉!用修贤侄,或许不知道,肃宁县往西,便是靠海,因此本县西边土地,乃盐潮之地,日晒则出青盐,此一向是肃宁一地百姓发家致富之门,赖以为生之计较也,然自正德三年起,匪寇横生,贼人横行,从那二刘裹挟百姓,聚众为寇时起,肃宁县附近山林杂生之处,便常有贼子盘桓,劫持商路不说,光景不好,收成不丰的时候,甚至还会威胁道城下近处,实在不能叫人安生。”

“也就是说,现今肃宁县的繁华,实际上已经是沉陷颓败之相,衰落十几年的结果了,是吗?”

“是,正是如此,老朽几人,看在眼中,却痛彻心扉啊。”

“可,这却叫小子我直感到不可思议啊,你看,这满街都是衣冠整齐,面不见菜色,可见饥谨之患不存于此,人皆能饱食终日,路面上连一个衣衫褴褛者也找寻不见......真是叫人吃惊不已啊。”

杨慎望着这烟云楼下的景色,口中顺口搭腔的言语,却再衣衫褴褛这词蹦出来之后,一份警觉中暗藏不知名惊骇的心绪突然浮现!

对啊!乞丐呢??

妈的,越富有的地方,应当越多有乞丐汇聚才对啊!!!

讨饭难不成还要到穷地方讨去不成?

小主,

鲁平老脸上浮现出怀念之色,道“这皆是因为,自太祖行开中法以来,我们肃宁县,商路通达,天赐潮土,百姓勤恳,官员治理不堕,也偶有些许贪虐之官,可百十年之积蓄,终究是比其余县中富饶,正是这祖祖辈辈积累而来的富饶,才叫咱们肃宁县困顿至今,仍有如此繁华。”

黄贵却继续言道“可,这一幅繁华之景,现如今,不过是如汪洋浮沫一般,也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唉,想我等年轻的时候,为这些美景所贡献的一份心里,此时看来,只余心痛。”

黄贵言出,一旁鲁,魏二人脸上同时露出落寞神色,似乎真的就对街面上景色痛心不已一样,那一抹浓厚的回忆之色,几乎无法叫人怀疑。

再加上这寒冬腊月,白霜挂屋檐的时节,寒风吹拂人面,即便是桌上美食热酒,炭盆暖脚,却也横生一股萧瑟之感。

若是让一些年轻热血的读书人看到,不免就要怒火横生,拍着胸脯子,要承担责任,问询具体情况了吧。

可杨慎,他并不年轻了,犹豫以及思索的神色,直接就显露了出来,明明白白表露于人前。

“老黄,老鲁,好了,今日乃是迎这杨用修小友吃酒,怎么能如此扫兴呢?”魏章直接便言道。

杨慎瞅着不声不响,接连吃着东西,观赏着景色的张濂。

这三名老人从入场就坐开始,他就像是失去了说话的权力一样,除了偶尔敬酒时说祝酒词,除了闲聊风雅韵事之外,这位县丞就没有吐过一句话了。

杨慎看着,似乎陷入冷场的酒宴,目光没有斜视,笑了笑,然后道“三位老大人,还是先吃了这杯酒水吧。”

那叫鲁平的老人,仿若一开始表露出来的性格一样,似是生出不忿,有些沉不住气的样子,可随即却又有一抹无奈之颜化开“用修小友,你...唉,好吧,老夫,便饮作一杯。”

杨慎却能够瞧的分明,怒色上涌之刻,却是那黄贵,微不可察的用膝盖顶撞了他一下,制止了言语。

“咳咳,这酒真是辣味浓郁,香味入喉,不愧是秋露白。”咳嗽两声之后杨慎再度瞧了一眼张濂,终于失去了打哑谜的兴致,直截了当道“想必,诸位也不是因为我杨用修的才名,所以来交流一二,长者年厚,怎么会与我这等小辈分人过多亲近呢?诸位有话不妨直说,本官,也不隐瞒,却也是因为朝廷公务,来这肃宁县,本官非是那闲人,散官之流,诸位长者,何不将话说的明白一些呢?”

“不知,大人您来此,是否就是为了杀贼而来乎?”

“既然,张兄提点了诸位老大人,那么,何必还要这般拐弯抹角的言语呢?我带有强兵三千余,受朝廷之命,行剿匪之责。”

三人面面相觑,犹豫半晌,还是黄贵先开口问道“杨大人勿怪,小老儿初听张大人明说此事之时,心中确实不敢置信,您贵为当朝首辅之子,又是翰林院修撰,朝堂怎么会让您领兵呢?”

“从领兵之权来说,我确非领兵之人也,在军中的职责,也不过是押粮,压军而已。”

“那敢问,这领军之将为何许人也?”

“他。”杨慎手指指向旁边坐着,打从进入这楼中之后根本没能引起任何人关注的陆斌。

三老目光顺着手指看去,浑浊老眼,见到了杨慎所指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