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成人礼

“他们倒是喜欢做这些东西,也不知道做给谁看。”姨婆从鼻子里哼出一句。

蔸娘耸耸肩,对这场成人礼似乎没有什么期待,对她来说这只不过是走个过程,满足一下父亲对传统礼仪的要求。父亲似乎很在意这个,但她从小到大都不知道为什么。她实诚地坦白:“我自己都没有什么感觉,什么十八岁呀,成年呀,感觉就是每天早上起床睁眼,然后睡觉闭眼,好像也没有什么特殊的。”

姨婆撇了一下嘴,没有看她,轻声说道:“本来也就是这样的,那些日子、纪念日的意义,说到底只是人们一厢情愿赋予的,你要是真不喜欢,也不在乎,不用让自己去配合他们。”

蔸娘苦恼地搓了搓脸颊,闷声回答:“那不行呀,爸爸又会生气,爸爸一生气,妈妈又要哄他,要是哄不住,妈又会怪我。”

蔸姨摇摇头,她似乎很早就对妈妈找的这个丈夫很不满意,蔸娘曾经一度怀疑,是不是因为她的脸长得有几分像父亲,所以姨婆也不太待见她。接着她又听见蔸姨,轻声地抱怨:“就是这两个自己都照顾不好的还非要做爹妈,不然林嘉文也钻不到这个空子。”

蔸娘其实没理解这其中的因果关系,只是歪着脑袋,又看向桌上两个价值不菲的手饰,无端联想到一年前自己包里被奥斯汀摔得粉碎的海底文物,感到一丝头疼,但很快又安慰自己,对自己说一定是太过焦虑这昂贵的礼物,所以胡思乱想了,那个文物已经继续沉入海底了,一定是这样的。

蔸娘成年的那天,天气多云,海风很大。

生父的老家在海边不远处的小镇上。这个镇子上世纪父亲小时候的记忆里,还是一个破败不堪的小渔村,因为各种历史原因和环境原因,父亲童年时候村子里几乎是一块死地,能离开的人都离开了,只留下一些老弱妇孺;后来父亲也跟着家里离开了,离开了石头墙上破了洞的家。等到再次回来,这里已经有一个小小的城市雏形了,镇子上甚至开了一家两层楼高的KTV,还有一家卖海蛎煎和藕粉的咖啡店。

蔸娘对这个小镇子的印象还停留在十来年前,小学时候时不时能跟着父亲来看看,多半是什么神明的节日,大人们烧香拜佛,举行祭祀的典礼,香火的味道熏得小时候的蔸娘直皱鼻子,不停地打喷嚏,但是闻久了还能习惯,香焚烧起来的气味还不算难闻。

小时候她总是喜欢找个远离人群的地方待着,孩子们会玩在一起,跑来跑去,没少招来大人们的教训。蔸娘记忆里自己是想和他们玩的,但是母亲似乎很不喜欢她和其他孩子有过多接触,她总是被教育不要和那些活泼的孩子混在一起,她不明白原因,但是如果她想闹脾气,母亲就会流露出非常悲伤、非常生气的表情,于是她只能把想法嚼吧嚼吧咽回去。

这次回来,她还是习惯性地觉得这场仪式和仪式之后的乡间酒席和自己没有关系,负责安静地存在,还有吃饭,就好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她还是没有一点这是自己的成人礼的自觉。

家里有一位白发苍苍,胡子也白色的爷爷辈家长,蔸娘总是记不得应该怎么称呼他,只好叫阿爷。不管是什么关系,叫阿爷总不会出错。他用几乎沙哑到不能使用的嗓子,和蔸娘说:“之前都是男孩才能做成人礼,女孩都是直接嫁人了,你家很爱你啊,要好好珍惜!”但是因为他的嗓子实在损坏的有点严重,蔸娘几乎只听到一种类似粗糙的石头相互摩擦的声音一样的话,而且老人家口音很重,让她更加没明白他说的是什么。

于是她只好笑着,然后点头哈腰,说:“嗯呢!”然后展露出纯良并且温和的笑容,她对此已经很熟练了。

蔸娘举着三炷品红色的香,香的前端在燃烧,发出细细的白色烟雾。她跟着边上会做仪式的伯伯的指导,对着神明拜了三次。她抬头隔着烟雾看向神像的眼睛,半阖眼看着下方,刚刚好在能和蔸娘的眼睛对上视线。

这个眼睛,是在怜悯,还是指责呢?还是只是就是看着,这些人类,是怎么生活的,或者隐瞒欺骗,或者作茧自缚,或者选择善良。蔸娘看着雕塑黑洞洞的眼睛,得不出任何结论。

礼仪结束之后,蔸娘退到一边,抖了抖落在身上的香灰,一抬头,看见了姨婆拄着拐杖,从宗祠的门外进来。她有点开心,她知道蔸姨不乐意参与这种事情,讨厌人多的地方,可是她现在出现在这里,是不是因为是自己的成人礼,所以给了一个面子。接着她的笑容僵在脸上,如果仔细看,她的瞳孔微微往外放大了一圈。她看见林嘉文跟在姨婆后面一起走进宗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