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书香门第
刘统勋出生于一个典型的书香门第家庭,这个背景对于他后来的成长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康熙三十八年(1700年)十二月二十三日的傍晚时分,刘统勋诞生在陕西汉中府宁羌州,这是一个位于中国西部边陲的地方,当时正处于清朝初期,社会稳定,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
刘统勋的家庭背景十分显赫,他的祖父刘必显是一位进士,曾在户部广西司担任员外郎,这表明刘家在当时的官僚体系中已经占有一定的地位。而刘统勋的父亲刘棨同样也是一名进士,这显示了刘家世代为官的传统。刘棨在刘统勋出生时正担任宁羌州知州,不久后又被调任为四川布政使,这是清朝地方行政系统中的一个重要职位,负责管理一省的财政事务。
在这种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刘统勋,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在那个时代,家庭教育是培养子弟成才的重要方式之一。刘家重视读书,重视学问,这样的家庭氛围无疑为刘统勋日后走上仕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刘统勋自幼聪慧,勤奋好学,深受家庭传统的影响,他不仅接受了儒家经典的学习,还广泛涉猎其他领域的知识,如历史、文学、经世致用之学等。
刘统勋的家庭背景和早期教育经历,使他在少年时期就展现出了过人的才华。这种背景不仅为他提供了学习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塑造了他的品格。
二、初入仕途
刘统勋的仕途起步于康熙末年,他的才华很快就在科举考试中得以展现。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年仅十七岁的刘统勋便中举人,这标志着他开始迈入仕途的第一步。然而,真正奠定他政治生涯基础的,则是在雍正年间。雍正二年(1724年),刘统勋通过了更为严格的进士考试,成为当年的进士之一,随即被选入翰林院担任庶吉士,并被授予编修一职。这一系列的晋升,不仅体现了刘统勋的学术水平,更显示出他具备了进入核心权力圈的潜力。
进入翰林院后,刘统勋迅速崭露头角。在雍正年间,他历任南书房行走、上书房行走等职,这些职位通常由皇帝亲信或才华横溢的人担任,负责起草诏书、参与政务讨论等重要任务。同时,他还担任过詹事,这是为皇子们讲授经史的重要职位,这进一步提升了刘统勋在朝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到了乾隆元年(1736年),随着乾隆帝即位,刘统勋的政治生涯迎来了新的转折点。这一年,他被提拔为内阁学士,并被派遣到浙江,跟随当时的大学士嵇曾筠学习海塘工程和治水方法。这次派遣不仅是因为刘统勋的个人能力出众,更是因为乾隆帝希望借助他的智慧解决江南地区长期存在的水患问题。这次经历不仅丰富了刘统勋的实践经验,还为他日后在治水方面的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乾隆二年(1737年),刘统勋升任刑部侍郎,并继续留在浙江工作。这一年,他不仅在行政事务上有所建树,还在水利工程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然而,就在事业蒸蒸日上之际,乾隆四年(1739年),由于母亲病逝,刘统勋不得不辞官回家守孝。根据当时的礼制,官员需要回家为父母守孝三年,这对于刘统勋来说,既是遵从传统孝道的表现,也意味着暂时离开了繁忙的政务。
三、直言敢谏
乾隆六年(1741年),刘统勋守孝期满后重返政坛,被朝廷任命为都察院左都御史。这个职位相当于现代的监察委员会主任,负责监督和纠察朝廷官员的行为举止。在这个职位上,刘统勋展现出他直言敢谏的一面,勇于揭露和纠正官场中的不正之风。
不久后,刘统勋向乾隆皇帝上书,参奏了两位重量级的人物:大学士张廷玉和尚书讷亲。在奏章中,刘统勋直指张廷玉虽然历经三朝重用,名望很高,但在晚年应当更加谦逊谨慎。他提到外界对张廷玉的责备已经很多,并指出张廷玉家族在缙绅望族中的势力过大,特别是张、姚两姓在官场中占据了半壁江山,相互通婚,互相包庇,影响了官场的公正性。因此,刘统勋建议乾隆帝在未来三年内不要提拔重用张廷玉。
接着,刘统勋又批评了尚书讷亲。他认为讷亲在吏部和户部任职期间,常常独断专行,部中讨论大事时,讷亲的意见往往成为唯一的声音,缺乏集思广益的精神。刘统勋请求乾隆帝对讷亲进行批评,促使他反省并改正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