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战略物资

与抗日前辈不同,小衙内目前现阶段,还做不了火炮和炮弹,只能用这个方法生产鸟铳铳管。榆林卫是明朝重要的九边卫所,白口铁和铁匠铺还是不缺的。

明朝鸟铳铳管制作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卷制锻打,理论上可以生产出优质产品,但实际操作中,对人员素质、经验要求比较高,且产品标准化程度低,不利于大规模普及装备。

第二种就是1606年何汝宾将军兵书中,记载的“钻膛法”。这也是延续到现代的主流制造方法,优点是生产快速,标准化程度高,质量相对统一。

可锻白口铸铁的综合性能,不次于灰口铸铁和普通碳素钢。小衙内用它来制作鸟铳铳管,既可以反复锻打成型,以提高枪管强度和韧性,还方便钻膛切削,提高加工精度、速度、质量和标准化。

抗日战争时期,我们的革命前辈,一度曾用这个方法,制造装药量更多、膛压更高的火炮炮管。

万丈高楼平地起,为了安全起见、节约成本、锻炼工匠队伍,小衙内决定先拿鸟铳铳管练手。

至于鸟铳上的其他小部件,如枪托、护木、火药池等几乎没有难度,找一些手艺差不多的农村工匠,就可以生产了。这些也是标准化产品,还是要严格把关,不能稀里马虎。

小衙内自以为引进,提前三百多年的高科技,就能高枕无忧,没想到还是遇到了困难。

钻枪膛需要耗费油脂,作为润滑剂或者乳化剂。煤油、豆油、芝麻油都试过了,先不说成本高低问题,这些油脂的使用效果都不理想。导致黑心韧化法大获成功,但钻膛进度还是跟蜗牛爬行一样慢。

细节、细节,还是TM的细节。小衙内几乎是跳起来告诉老妈,使用蓖麻籽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