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2章 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

我的1999 东人 3147 字 2天前

“项目预算呢?”

“建设周期3年,投资预算75亿华夏币。”

徐良微微颔首,这个数字比新建一个类似的项目增加了近30%。

其实也很正常。

建设‘缤纷广场’的第一个要求,就是把原本已经完成框架的‘118广场’重新拆掉。

只是这个拆除费用就不便宜。

要不是118广场地段太好,位于普托区‘新中环’中央商务区,又是靠着金沙江路和真北路,他也不会费这么大功夫,直接就卖掉了。

“按照这个要求动工吧。”

“好的。”

“酒店那边都跟西武集团交割清楚了吗?”

“已经全部交割了。2家半岛酒店【超五星】,17家良木园酒店【五星】,以及39家星级泰华酒店的物业已经全部交割。

另外,我们跟邱家那边也谈妥了。

他们愿意放弃良木园酒店集团,交换泰华服饰集团的全部股权。”

良木园酒店集团是邱德拔还活着的时候,泰华跟邱家联合成立的一家酒店集团公司。

旗下包含五星级‘良木园’品牌,以及星级酒店‘泰华’两个品牌。

一开始泰华占股49%,邱家占股51%。

但随着后来泰华旗下商业综合体数量不断增长,酒店数量越来越多,需要的资金投入越来越大。

渐渐的泰华占据了上风,股权一度增长到63%。

现在,泰华集团想要用旗下的酒店资产,交换西武集团手里的‘崇光·西武百货’资产。

邱家就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

最后三方协商,泰华集团用旗下发展良好的‘泰华服饰集团’交换徐家手里的‘良木园酒店集团’股权。

然后再用完整的‘良木园酒店集团’跟西武集团交换‘崇光西武百货’。

但是崇光西武百货物业自持率太高,虽然‘良木园酒店集团’同样拥有全部酒店的物业。

但现在华夏的商业地产价格还是比不上东瀛。

双方又签了一个补充协议。

泰华收购‘崇光西武百货’后,接手对方四分之一,约30亿美元的债务。

双方正式签订合同后。

泰华旗下的商业综合体和购物中心数量暴涨,从原本的109家(包括在建、规划和建成),暴涨到163家。

因为切割了酒店物业的关系,经营面积只增加了370万平米。

即便如此,泰华依旧是全亚洲最大的商业地产公司。

“徐总,这是我们整理的今年两季度泰华的财务报表和运营资料。”陆觉道。

接过他手里的资料,徐良翻了翻。

剔除了酒店和服装业务后,泰华集团的业务还剩下六个。

1、泰华物业。

泰华物业不只负责住宅地产的物业,还负责泰华旗下所有商业地产的物业。

包括物业费,以及商铺租金的征收等等。

随着泰华旗下商业综合体和购物中心的不断扩张,泰华物业已经渐渐成了泰华物业旗下仅次于‘泰华零售集团’的顶尖子公司。

2、泰华儿童乐园。

虽然发展的很快,赚孩子钱也比较容易,但泰华整体的业务板块中占比不高,存在感也不强。

但利润率很不错,基本能达到40%。

3、泰华零售集团。

泰华零售旗下分为精品百货、超市、购物中心三个板块。

精品百货板块旗下有三个品牌。

孩子王、木槿生活和泰华。

前两者的市场画像是儿童和青少年女性。

泰华百货相对比较综合,针对的是青少年男女,种类也相对比较丰富。

店铺面积相对大很多。

普遍在300平米以上,销售各种手工艺品,明星周边等。

超市方面,整合了华润和农工商后,泰华已经是华夏毫无疑问的第一大超市集团。

拥有3000平米以上大型超市近八百五十家。

800平米以上中型超市一千三百家,近万家加盟便利店。

最后是‘购物中心’。

客隆购物中心实际上就是现在超市行业统称的‘大卖场’。

面积普遍在1.2~2万平米。

不同于传统的大卖场,为了适应新的市场形式,客隆对旗下的大卖场进行‘购物中心’化,减少服装鞋帽和家用电器的面积,增加餐饮和休闲娱乐的空间。

不再是单纯的购物,而是倾向于家庭化娱乐购物。

辐射周围三公里内的消费人群。

在整个泰华集团内部,泰华零售集团以半年748.7亿华夏币的营收,超越苏宁,成为全国最大的零售集团。

预计全年营收突破1500亿华夏币。

4、富华公寓。

针对高端客户群体的富华金枫公寓,目前已经有11家,主要分布在全国一线和强二线城市。

针对家庭客户的‘红杉公寓’。

本来‘红杉公寓’的定位是度假公寓,但后来发现国内的旅游人群更习惯住酒店,而不是空间更大,拥有厨房的度假公寓。

再加上‘红杉公寓’普遍位于繁华市区,而不是比邻风景区,定位出现了错误。

没办法,只能重新寻找出路。

综合考察一番后,瞄准了那些来到大城市打工的年轻白领家庭。

这些人买不起大城市的住房,身边可能还有孩子。

普通的单身公寓没办法满足他们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