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俘虏的问题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众人围绕着俘虏劳役的具体细节展开了深入的讨论。从劳役的地点、项目,到管理的方式、人员的调配,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细致的谋划。贾长生认真倾听着每一位将领的意见,不时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力求让这个计划更加完善。

会议结束后,贾长生又单独留下了赵文。他看着赵文,神情严肃地说:“赵文,这次的任务很艰巨,也很重要。你要尽快组建团队,落实各项计划。尤其是劳役制度的制定,一定要公正合理,符合实际情况。”

赵文微微躬身,说道:“将军放心,我一定竭尽全力。不过,这劳役制度涉及到很多方面,我需要一些时间来调研和起草。”

贾长生点了点头,说道:“我给你三天时间。三天后,我要看到具体的方案。记住,这不仅仅是为了处置俘虏,更是为了我们的未来。我们要通过这个机会,建立起一套全新的管理模式,为我们的领地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赵文领命而去,贾长生望着他离去的背影,心中既有期待,也有担忧。他知道,这个决定虽然充满了挑战,但却是正确的。在这个乱世之中,他要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开辟出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

接下来的日子里,贾长生的军队开始按照计划对俘虏进行管理和调配。一批批俘虏被带到指定的地点,开始了他们的劳役生活。在士兵们的监督下,他们修建城墙、开垦农田、运输物资,虽然辛苦,但在合理的管理和待遇下,他们的反抗情绪逐渐减少,开始适应了这种新的生活。

而贾长生的领地内,百姓们也逐渐了解了他的意图,对他的做法表示理解和支持。他们看到,这些俘虏的劳作,不仅减轻了百姓的负担,还为领地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随着时间的推移,贾长生的俘虏劳役计划初见成效。原本让人头疼的十四万俘虏,逐渐成为了他领地建设的一股重要力量。而贾长生也在这个过程中,展现出了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创新思维,赢得了士兵和百姓的尊敬和爱戴。

这场关于俘虏处置的商议,不仅改变了十四万俘虏的命运,也为贾长生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在这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他以自己的方式,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

在贾长生划定的俘虏营地里,曾经弥漫着绝望与敌意的氛围正悄然发生着改变。简陋却整齐的帐篷错落分布,周围是手持武器却神色平和的看守士兵。阳光洒在这片临时的居所上,给人一种别样的温暖。

一群岛国俘虏正围坐在一起,他们身上的囚服虽然破旧,但却干净整洁。其中一个名叫山本的年轻士兵,脸上不再有初被俘虏时的恐惧与愤怒,他看着手中刚刚分发下来的粗面馒头,感慨地说:“你们知道吗?我原本以为被抓了,不是被杀就是被折磨,可没想到,这里虽然是俘虏营,但至少能吃饱穿暖。”

旁边一个年长些的俘虏佐藤,微微点头,他的目光中透露出一丝复杂的情绪:“是啊,刚开始我也满心怨恨,想着找机会逃跑或者反抗。但这段时间下来,他们给我们安排活儿干,也没怎么为难我们。上次我生病,他们还派了郎中来看,给了药,这要是在我们自己的军队里,说不定早就被扔在一边不管了。”

另一个叫铃木的俘虏,性格较为开朗,他笑着说:“而且你们发现没,只要我们好好干活儿,还能得到奖励。我上次因为搬运物资积极,多得了一份肉食,那可是好久都没吃到过的美味。”

山本咬了一口馒头,接着说:“我听看守的士兵说,只要我们一直表现好,以后还有可能被放回去。虽然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至少有个盼头。”

佐藤看着远处正在劳作的俘虏队伍,眼神中充满了希望:“不管能不能回去,至少现在这样的生活,比在战场上每天担惊受怕要好太多了。我现在就想着,好好干活儿,争取能多攒点好处。”

这时,一个负责管理的士兵走了过来,他操着不太流利的岛国语言喊道:“大家快点吃饭,休息好了准备干活儿!”虽然语气中带着命令,但却没有丝毫的恶意。

俘虏们纷纷起身,整理好衣物,准备前往劳作地点。在路上,他们小声地交谈着,谈论着今天的工作任务,也谈论着对未来的憧憬。

在一处修建城墙的工地上,一群俘虏正忙碌地搬运着石块。他们分成小组,相互配合,虽然工作辛苦,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没有了最初的抵触。

一个叫渡边的俘虏,身材高大强壮,他正和同伴们一起抬起一块巨大的石块。他一边用力,一边说:“兄弟们,加把劲!这城墙修好了,以后说不定我们也能在这里安稳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