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8章 战后总结

贾长生神色一凛:“后勤保障是军队的生命线,这次暴露出来的问题,必须解决。往后,要建立更完善的物资运输路线,加强护卫力量。同时,和各地的工匠、商人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确保武器装备的质量和数量。另外,得有应急储备的意识,不能等打仗了才发现啥都缺。”

这时,谋士李明提出建议:“老大,我觉得可以在各地设立物资储备点,分散储存粮草和武器。这样既能保证战时物资的及时供应,又能降低集中储备的风险。而且,我们可以和周边的部落、城邦开展贸易,互通有无,储备一些稀缺物资。”

贾长生点头赞同:“李明这主意不错。就按你说的办,尽快制定详细的方案。我们不能只盯着眼前这场战争,得为长远打算。”

“打完仗,可不能光想着军队的事儿,老百姓的日子也得管。”贾长生目光柔和下来,“咱们打下这片土地,就得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王通,你负责战后重建,说说进展咋样。”

负责民政的王通起身,忧心忡忡地说:“老大,战后重建困难重重。许多百姓流离失所,房屋被烧毁,农田荒废。我们虽已开始发放救济粮,但要恢复生产生活,还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各地治安也不太稳定,有些地方还有残余势力捣乱。”

贾长生思索片刻,说道:“这样,从军队里抽调一部分士兵,协助百姓重建家园。先帮着修缮房屋、开垦农田。同时,加强治安管理,清剿残余势力。另外,减免百姓的赋税,鼓励他们恢复生产。我们要让百姓看到,跟着咱们,日子会越过越好。”

这时,一位年轻的谋士忍不住问道:“老大,那咱们要不要考虑发展商业和手工业?这样不仅能增加财政收入,还能让百姓有更多的生计。”

贾长生眼前一亮:“这想法好!你去详细调研一番,看看咱们这片土地适合发展哪些产业,制定个规划出来。咱们要让经济繁荣起来,军队才有更坚实的后盾。”

营帐内的气氛愈发热烈,众人的思路也越来越开阔。一直关注人才培养的老夫子陈学终于开了口:“老大,这场战争让我看到了人才的重要性。咱们不仅要有能征善战的将领,还得有各行各业的人才。我建议在军中设立军校,培养军事人才;在地方兴办学校,培养各类人才。”

贾长生深以为然:“陈老,这事儿就交给你负责。军校要注重实战教学,培养出有勇有谋的将领。地方学校要因材施教,让孩子们都能学到一技之长。人才是我们的未来,一定要重视起来。”

这时,赵虎又提出:“老大,除了培养自己的人才,咱们也可以招揽外面的人才。听说邻邦有不少有本事的人,要是能为咱们所用,那可就厉害了。”

贾长生点头笑道:“英雄不问出处。只要是有真才实学的人,不管是哪里的,我们都欢迎。你去办这件事,多留意那些有能力、有志向的人,把他们招揽过来。”

随着讨论的深入,话题逐渐转向了外交。贾长生神色凝重地说:“咱们打赢了这场战争,但周边的势力肯定不会坐视不管。接下来,咱们该怎么处理外交关系,大伙说说。”

孙平率先发言:“老大,我觉得咱们应该和周边一些友好势力结成联盟,共同对抗那些对我们有威胁的势力。这样既能增强我们的实力,又能在国际上有更多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