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我得到了仙师的启示

重回1986小山村 文琳 2334 字 3个月前

外间的大红龙警卫立刻提着利剑,步入殿庭,在膝下跪着回复道:“陛下!”

"王离,你就带领手下人去搜查一下赵高原有的住所,将那里的设施全部清点出来!"

这些住所的详情,正是阿魁方才揭露的信息,如果没有他,嬴政还不清楚在皇宫之外,赵高认识有人住在那里的事实。

"是啊!”

王远离了,带着人离去执行指令。现在赵高早已去世,想要对他实施进一步惩罚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太大。

弹劾完成,阿魁回到了原定的位子上坐下。

随后,嬴政平静了自己的情绪,因为他还需要面对更多的事。“仙人曾经为秦献过三种策略。第一条是他指出了宫廷里的术士都是在 天子。还有像赵高这类有狼子野心的奸佞人物都需受到处罚。这第二条策略就是施行仁爱之政策!”

嬴政说到这里便稍微停了下来。此时,他想看看其他朝臣的反馈,借此获取一定的信息,果然如此,当听说秦要实行仁德治国,底下官员纷纷显露不同的神情——他们大概明白这将意味着秦朝愿意遵从儒学理念,因为古圣人孔子曾言"仁德"。

这表明的"仁德"思想是孔子的学问中心点所在。

一位名叫王绾的另一个丞相站起行了一礼,开口问:"那么陛下认为仁爱治国是指什么呢?"

他知道秦王的意图所在并甘愿在这个场面扮演逗哏的角色。

看着这个局面,嬴政感到如释重负般,他语气坚定地说道:“首先,我们要永不增加赋税。”

一旦这话被说出来,犹如一颗巨大石头落入湖心激起一片巨 澜。

"陛下,绝对不行!"

一个 立即走上前来,在身为贵族的一员时,他知道"永不征税"带来的严重后果。

"陛下,若是推行"永不征税"政策,如何保证秦国庞大军事资源供应,又如何保障各个地区的行政官员薪资呢?

更何况,"永不征税"看上去似乎是惠 生之举,实则是对秦国内藏巨额税收危机!"

其他的 们见状,亦迅速起身,一迭声劝阻秦始皇收回这个所谓"仁政"的念头。

在魏壮刚列举赵高的罪状时那种慷慨陈词的情景,此刻如同烟消云散,无踪可寻。双手交抱于胸前,背倚而立,眼神注视前方,显得格外冷静沉着。

“圣师有语:君如船,民如水,水可以载舟亦可覆舟!”蒙毅从容地站在众人之中,并对着所有官员发言,“秦国为何能在战国中实现统一天下的梦想,那是因为当初改革先贤商鞅的功绩,使秦国崛起!”

“诸位都是秦国的高级官员,为 所信任和重用,理当共享富贵。现正处在统一天下初成,万众人心凝聚的关键时刻。"永不征税"确实能减小民众的经济压力。

至于军需补给的粮食,自有解决方案,并不是要与民夺利对不对?”

蒙毅的一席话堪称针砭之言,像是一个大铁锤直接敲在了官员的头上,令众人再无力反驳。

赢政点头坐稳,蒙毅的确不同于寻常,其心向皇帝,更是深得圣心。"副相所议极是有见地,如今统一尚不深,六国之人不应被视为多余之害物,对他们过于苛刻实不正义。况且中原大地已是中华民族发源之土壤,秦国一旦实现统一,便将打破国与国的界限,让所有人都成为了大秦国的人!”

当这话出口后,许多的官员都不由陷入沉思,内心感到颇为震撼与共鸣。

而对于蒙恬和魏壮等人的看法,蒙恬似乎坚信当前的最大敌人便是北方的匈奴族部落,其他威胁都显得微不足道。

相比之下,蒙毅却更直接被楚风的影响深远,他早就打定主意要改变二世秦朝

秦朝获得了高产农作物,以后将会有很多余粮可用作贸易。

待到高产农作物能用于种植之时,朕将收取一定比例作为回报。”

这是在初探地窖时,楚风突然灵光一闪想到的一个建议。

若果真有此物,秦始皇完全有权设定规则。

持有高产农作物的农户、雇户乃至领主都需要根据特定数额,每年贡献谷物作为报酬,以弥补所取得的农作物数量多于一般水平。

毕竟这是每亩产百石的高产粮食,种植后可能带来丰富的收获。

实则亦为一种“赋役”,却在表面上显得相对容易为人接纳。

首先实行的是永不加重赋的政策,接着又从中收获高产农作物的小分账,表面看上去是农耕户占得上风。

在推行仁政之后,自然而然迎来了第三套计划的启动。

“这第三步...”

秦始开创了科举考试制度,在历史舞台上投下一场跨越千年的震波。文武百官个个 高涨,心中既有兴奋又有疑惑与困惑,想开口表达异议或进谏,却又找不到合适的起点。

其中较为明智的将领隗壮主动开口:“陛下手中的这场科举考,究竟将设什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