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走街串巷

重回1986小山村 文琳 2345 字 3个月前

当靠近樟州城郊,肖金峰将车停在一酒店前打算休息一下。

他打算吃完饭就直接开车去药交会场所在——药都宾馆办理入住手续。

接近市区的过程中,路边的大大小小货车络绎不绝。

不论是崭新的一批还旧旧的款式,但无不装载着各式各样的药材,随行人员的五官和衣着打扮也体现出四面八方的不同。

位于历史悠久的药都,樟树自明清时代以来即成为药材集散中心。

解放之后,1958年十月,首次全国药材交易会在此举办。

随后暂停了十六年,1980年开始恢复,并且每次展会的热闹程度都逐年提升,参展人数也随之增加。

樟树药交会的繁荣时期集中在20世纪80年代初至21世纪初,但自此以后渐趋衰落。

由于互联网的发展,药交会的重要性似乎有所减弱。

在过去,若想购买各类药材,药交会是必不可少的,而今电商平台的兴起使得交易变得更便捷。

因此,樟树药交会面临转型。

肖金峰停车后,一行人下车步入餐厅。

此时已过了用餐高峰期,但仍有约一半顾客享用午餐,他们用各自的地方口音交流,话题离不开药材买卖,不时听到诸如“河南百泉”或“河北安国”等地名。

事实上,河南百泉、河北安国与江西樟树并称为我国的重要药交会地,各有其独特的举办时期:河南百泉春季办会,河北安国在夏季举行,而樟树则安排在秋季。

有的药材商专门游走各地的药交会上买卖,以赚取价差盈利。

高晓明这类小商人选择参与药交会主要因为药材充足以及地点邻近。

他的听力足以理解大部分方言,倾听时甚至帮忙点菜。

肖金峰多年来遍历多地,对一些方言略知一二,他在等待菜品上桌的过程中,也会仔细听周围人们的交谈,试图从中获取重要药材价格线索,了解热门药材情况。

高明里则是初次踏入江湖的小角色,远离家乡,连县城偏远地区间的方言差异也无法应付,他对这些谈话内容感到新奇且困惑。

尽管餐馆装饰不错,属于中档水平,对肖金峰而言熟悉无比,却是高明里的高档场所。

上菜不久后,肖金峰饿极难耐,边盛饭边邀请大家用餐。

午餐时间已过一点,饥饿的高晓明与高明里也毫不客气地大快朵颐。

三个胃口大男人大快吃肉喝菜,最后索性还点了肉包子。

吃到尽兴处,连高明里自己都打起了饱嗝,他感叹此生没吃过如此之饱。

并非他浅尝辄止,而是看到肖金峰与高晓明狼吞虎咽的速度,自己不自觉地也吃得太多。

“嗝~”一个不经意的饱嗝引得高晓明与肖金峰善意欢笑。"既然来到樟树,不用太赶。

不如我们先散步消消食再行动吧。”高晓明提出建议。

肖金峰自然是不会有反对意见的。

他是第一次来到樟树镇,正想借此机会彻底了解这里。

因此,他们三人离开餐厅,开始漫无目的地漫步周边。

只是高晓明与肖金峰在收集资讯,高明里只是简单地散步。

大约过了半个小时,当肖金峰的胃不再涨痛的时候,高明里如释重负。

在他饱餐后打嗝时,他觉得这种场景让他略显尴尬。

尽管他吃到的东西可能是三人中最少的,他的表现却像吃得最多的一个。

一切准备就绪,他们计划直奔药都宾馆。

住宿安排在旅馆,药材生意则在药材交易市场展开。"让我来开车吧,我对这一带比较熟悉。”此番高晓明主动提出,因为他之前曾来过这个城市。

肖金峰没有任何异议,便把驾驶位让给了他。

毕竟高晓明是熟悉的当地人,如果他在城区迷路的话,那就有些尴尬了。

凭借记忆,高晓明顺利驱车抵达了药都宾馆,那里附近有一个专门的停车场。

来参会的交易者通常会选择大卡车进行大批量交易,买家或卖家都一样,这样交易完成后可以迅速将药材转运出货。

驾驶大卡车虽然便利,却不尽如人意,因为大量货物不方便即停即卸,需要放在车上带走,这样一来就需要有人守护药材以防被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