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夸张的销量

之前《高山下的花环》本来是要给《十月》的,可却被部队横插了一杠,非说《十月》影响力不行,硬塞给了《人民文学》。

现在林朝阳好不容易又有新作品了,他连稿子都没看见,就归了《当代》,这让刘昕武的心里如何能平衡?

“稿子我正好写完,人家态度又很诚恳,稿费也给得高,你让我咋办?”

这样的解释刘昕武是听不进去的,所以林朝阳换了个说词,“你说说你们也是的,非得等我给你们送稿子。你看人家《当代》的主观能动性,能怪得了谁?”

稿子没了就算了,还要被林朝阳倒打一耙,刘昕武倍感郁闷。

“那你最近有没有什么新作品?”

纠结了半天,他最终还是放下了这件事,反正人还在就能写。

“最近事情多,还在构思。”林朝阳说。

刘昕武微微颔首,这一点他倒是理解,别的不说,光是一个评奖前后就要几天时间。

连续请假四天,临近月末,林朝阳终于出现在了图书馆,然后立刻引来了同事们的围观。

他不在的这几天里,馆里关于他的新闻就没消停过。

国内迄今为止尚没有什么具有影响力的文学奖项,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算是首开先河,在文学界和读者群体当中的影响力巨大,文学造星的能力丝毫不逊色于几年之后的茅盾文学奖。

林朝阳一人双奖,不仅是创下了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评奖的记录,更是让他的名字在短短几天之内成为国内文学界和所有关心文学的人们关注的焦点。

图书馆是林朝阳工作的地方,大家对于他的关注自然更胜旁人。

这周轮到林朝阳在前台值班,他应付了好一会儿,同事们逐渐散去,他本想安心工作,却发现来来往往的学生们目光总会放在他的身上,不时还会有学生上来与他攀谈,表达一番对于他本人和作品的喜爱。

“朝阳,要不你还是去书库吧!”

燕大的学生们并不像追星少女那样狂热,奈何前来攀谈的人多了,多多少少要影响借书处前台的工作效率。

胡文琼就差没把“嫌弃”两个字写在脸上了,林朝阳毫不在意,甚至有点高兴:“那我让杜蓉下来。”

前台面对着学生,摸鱼都摸不尽兴,哪有在书库里待着爽啊!

摸了半天鱼,傍晚高高兴兴下班。

晚上上床之后,陶玉书说道:“这几天得搞张自行车票了。”

华侨公寓位于西三环,距离燕大和燕师大都有几公里的距离,陶玉书上学比之前方便了一点。

不过林朝阳上班的通勤时间就变长了,好在他这半年多已经养成了跑步的习惯,早上骑半个小时自行车去上班,只不过是换了一种锻炼方式而已。

华侨公寓的房子这些天一直在小修小补,前前后后花了快三百块钱,这两天已经整理的差不多了,随时可以拎包入住,现在林朝阳还缺一辆通勤的自行车。

“明天我去单位打听打听谁家有自行车票!”

这年头大件工业品的票证都是稀缺资源,等闲碰不到。

林朝阳在单位问了一圈,图书馆一百多号人,竟然一张自行车票都没有。

回到家里,林朝阳把情况一说,陶玉书也有点挠头。

华侨公寓离燕大好几公里,林朝阳总不可能每天走路上下班吧?

“要不,我问问大哥?”林朝阳提议道。

陶玉书平时虽然对大哥各种看不上,但对于大哥结交狐朋狗友方面的能力是认可的,这种事交给他好像正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