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在七里湾的东南方向拥有五个规模不等的村庄。其中,位于正中央位置的乃是丁口数量超过了 1500 人的大村——周原村;坐落在芦花河畔的同样也是一个有着1200 多人口的大村,名为东周村;在七里湾西南方向,与卓氏领地交界之处,则矗立着另一个千人大村——西周村;此外,还有位于七里湾南岸的北周村,以及处在周原村南边且与胡氏相邻的南周村。值得一提的是,北周村和南周村都属于五六百人规模的二级行政村。
此次周氏升乡守护战,充分借鉴吸收了卓氏升乡的成功经验,并果断采用了坚壁清野的战略战术。
他们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对西周村和南周村的防守,而是巧妙地将所有力量集中在了东周村、北周村以及周原村这三个关键村落之中,以此形成一道坚固无比的防线,全力抵御来犯之敌。
而且,他们还把 1200 名身强力壮的男子以及 800 名身体强健的妇女这股强大的力量,着重地集中部署在了距离芦心岛最为接近的东周村。
与此同时,数量众多的年老体弱之人则被聚拢到位于后方的周原村。如此一来,留在周原村本部负责防守的成年男子竟然不到 600 人,而健壮的妇女也只有区区千余人而已。
原来周家采取了浇水成冰的策略,巧妙地利用寒冷的天气条件,迅速将整个东周村改造成了一座坚不可摧的战争堡垒。
他们企图让东周村成为这场战斗的主战场,并以此将前来进犯的敌人牢牢拖住,从而为周原村升级为乡镇争取足够的时间。
这样做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对周原村的损毁程度,更能够成功守护住周原村多年以来所取得的发展成果。
单从战略战术的安排上来看,似乎并没有什么明显的破绽与漏洞。只要那些四处流窜的贼寇和水上强盗们主攻东周村,那么这件事情基本上就算是万无一失了。
周原村升乡之举开始没多久,就在当天下午,三千多名流寇突然从东周村外的芦花河上岸,凶猛地向着东周村发起了进攻。
东周村的百姓虽惊而不乱,他们凭借着浇水成冰的地形优势,用简易的武器顽强抵抗。流寇们刚上岸时地面冰滑、脚步踉跄,一时间难以施展人数优势,对冰墙防御设施一时也难以攻破。
就当卓不凡率领的卓山精锐部队在赶到铁岩村,并亲自潜入战场外围听到了东周村的喊杀声,看到连片冰墙防御建筑,也不由得感叹,决定大年初一趁着冰天雪地之时开启升乡之战的人,真他妈的是个人才。
东周村内,寒风凛冽,雪花纷飞,天地间一片苍茫。周家的那名魁梧战将身披重甲,威风凛凛地站在高耸的冰墙之上,他目光如炬,声若洪钟,不断地大声呼喊着,鼓舞着每一个村民的士气。
在他的激励下,村民们个个精神抖擞,舍生忘死,奋勇杀敌。男人们手持长矛、大刀,与爬上冰墙的流寇展开殊死搏斗;妇女们也毫不示弱,她们虽然没有直接参与战斗,但却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起一个个巨大的冰球,这些冰球里面还掺杂着坚硬的石块,威力不容小觑。女人们步履匆匆,艰难地穿梭于战场之间,将这些致命的武器源源不断地运送到阵前。
此时的天空中,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地下个不停。这漫天飞雪仿佛是上天特意降下的助力,它们无情地扑向那些流寇,落入他们的眼中,使得他们的视线变得模糊不清。而对于熟悉地形和环境的东周村村民来说,这大雪反而成了他们的优势,让他们能够更加灵活自如地应对敌人的进攻。
周家众人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无畏的勇气,与来势汹汹的三千多名流寇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激战。刀光剑影交错,喊杀声响彻云霄。
经过长时间的浴血奋战,最终,东周村仅付出了不足百人的伤亡代价,成功地将这群穷凶极恶的流寇阻击在了村口,让这场激烈的战事一直持续到夜幕降临,大地被黑暗所笼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