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清晨,阳光透过云层洒在了升乡之后的卓山上。这座原本热闹非凡的山村此刻却显得格外空旷和寂静,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哀伤所笼罩。
大战过后的硝烟气息依旧弥漫在空中,尚未完全消散。一阵沉重而哀婉的哀乐声突兀地响起,如泣如诉,迅速传遍了整个村庄的每一个角落。这乐声仿佛具有一种穿透力,让人们的心弦都为之颤抖。
在乡公馆前宽敞的广场上,一片肃穆景象映入眼帘。昨日那些为了升乡而英勇奋战、壮烈牺牲的年轻儿郎们,如今静静地躺在一排排整齐有序排列着的棺木之中。这些棺木紧密相连,形成了一道令人心碎的长列。
就在前方不远之处,一张硕大无比的供桌高高耸立着,宛如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这张供桌气势恢宏,令人不禁心生敬畏之情。
供桌上琳琅满目地摆满了各种丰盛的祭品,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当属那头肥硕健壮的整牛。它那宽阔厚实的脊背犹如起伏的山峦,粗壮的牛角高高耸立;旁边还有一头膘肥体壮的整猪,圆滚滚的肚子几乎完全贴在供桌面上,一身已蒸熟的肥肉在哀乐中颤动;而在另一边,则静伏着一只去毛后洁白如雪的整羊,散发出迷人的香气。
这些丰盛的祭品散发出来的诱人香气弥漫在空气中,让人垂涎欲滴。然而,在这个特殊的时刻里,它们所代表的意义远远超越了食物本身,更像是对于那些已经逝去的生命致以最崇高的祭奠与慰藉。
在众多供品之前,赫然摆放着一尊来自濮坑村的四方鼎。这尊鼎乃是濮坑村新近铸造而成,其造型端庄稳重,周身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和古老的符文,透露出一股庄严肃穆且神秘莫测的气息。此刻,从鼎口不断冒出缕缕青烟,袅袅上升,宛如轻盈的仙子在空中翩翩起舞。
那香火悠悠地升腾起来,笔直地冲向湛蓝深邃的苍穹,仿佛化作一道无形的桥梁,试图将生者内心深处的无尽思念传递给远在天际的英灵们。
卓不凡身着一袭素雅洁白的麻衣,迈着沉重而缓慢的步伐,一步一步地朝着供桌走去。他的身影显得有些孤寂落寞,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他一个人。只见他的右手紧紧握住三支龙头香,手指因为过度用力而微微发白。泪水早已像决堤的洪水一般,肆意地流淌下来,模糊了他的双眼,使得眼前的一切都变得朦胧不清。
就在昨天,这些儿孙们还围绕在他的身边,欢声笑语犹在耳畔回响。然而仅仅一夜之间,他们便已经与自己天人永隔,白发人送黑发人,这种突如其来的变故令这位老人悲痛欲绝、步履蹒跚。
站在一旁的卓武邦面容凝重,伴随着沉重的哀乐声,他开始高声颂起了祭词。那充满哀思的词句如同潺潺流水般从他口中流出,回荡在广场上空,也深深地刺痛着在场每个人的心灵。
“魂兮归来,增耀族辉。佑启世人,踔厉奋发。
敬业精进,勇毅是崇。孜孜明体,赫赫建功。
英灵所视,既乐且康。英灵所葆,福祚绵长。
魂兮归来,以返故乡。魂兮归来,维莫永伤!
子孙繁茂,族运倡荣。安居乐业,国泰运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