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回龙之变(六)

他心中暗自思忖道:“如今这交河镇的总人口已然逼近 6 万人之众,如此庞大的规模在这片土地上也算得上是颇具影响力了。然而,距离那象征着繁荣与昌盛的 10 万县级人口大关,竟还相差整整 4 万余人啊!”这个差距如同横亘在眼前的一道鸿沟,让曹碷的心情愈发沉重起来。

回想起这两年,交河镇始终维持着相对和平稳定的发展态势。这种良好的环境无疑成为了周边各个氏族崛起的温床,给他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以及丰厚无比的利益回报。那些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小家族,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成长壮大,逐渐崭露头角。

可再看看他们曹氏一族呢?虽说依旧依附着交河镇这座靠山持续向前迈进,实力也在稳步增强之中。但不知从何时起,族人们曾经那份勇往直前、锐意进取的心气儿却像是被岁月消磨殆尽一般,消失得无影无踪。如今的曹氏族人,大多满足于现状,安于享乐,缺乏了开拓创新的勇气和决心。

小主,

想到此处,曹碷不由自主地伸出右手,轻轻地按压住自己的眉心。只觉得一股深深的忧虑如同潮水般源源不断地涌上心头,令他倍感压抑和不安。

不仅如此,交河镇目前的权力格局也是错综复杂,令人难以安心。虽说曹氏在镇里的七席官位当中,成功占据了镇守使(也就是镇长一职)、户曹以及卫尉这三个至关重要的位置,可其余如营造司、劝农司、巡捕房还有学政等四个关键职位,都已然被其他氏族的人员所掌控。

如此一来,曹氏想要在这片广袤无垠的土地上确立起无可撼动、独一无二的优势地位,简直比登天还要难上加难!他们时时刻刻都仿佛行走在悬崖边缘一般,稍有不慎便会坠入万丈深渊。

因为四面八方都潜藏着虎视眈眈的敌对势力,这些势力犹如饿狼扑食般,对曹氏所拥有的一切垂涎三尺,随时随地都会发起猛烈的攻击与挑衅,让曹氏陷入四面楚歌的绝境之中。

且说那熊家,其所掌控之营造司主事一职,初看似乎普普通通、平淡无奇,然而实际上却与整个地区的建设规划以及各式各样的工程项目紧密相连,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正是依仗着这份职权,熊家方能在城市建设领域大显身手。

于城市建设之中,熊家如鱼得水,左右逢源。一方面,他们通过参与众多重大项目的策划与实施,源源不断地积累起了巨额的财富;另一方面,在工程推进的过程里,熊家广泛结交各界人士,人脉资源日益深厚广博。而随着财富与人脉的不断增长,熊家在当地的影响力亦与日俱增,话语权愈发举足轻重。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熊氏界域中的熊心坡并非仅仅只是一个小小的山坡那么简单。它实则是位于蛟河以东的一片广袤无垠的丘陵地带,其面积足有四五百平方公里之大。自古以来,此地便流传着一句俗语:“熊居其地,虎避三里。”由此可见,熊家对这片地域的经营已然达到了无懈可击、滴水不漏的程度,外人想要插手其中,实非易事。即便是那些觊觎已久之人,面对如此铜墙铁壁般的防御体系,也只能望洋兴叹,无可奈何。

再看那劝农司,则被张氏牢牢地攥在了手中。劝农司主管农业生产相关事务,对于以农耕为本的社会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张氏通过合理调配资源、推广先进农业技术等手段,使得辖区内的农田产量逐年递增,百姓们安居乐业。正因如此,张氏在民间赢得了极高的声誉和支持率。

至于巡捕房嘛,则成了卓氏的囊中之物。要知道,巡捕房可是维护地方治安秩序的关键所在。卓氏手握这一权力后,迅速整顿内部纪律,加强巡逻力度,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一时间,该地的社会治安得到显着改善,人们走夜路再也不必担惊受怕。

最后说到邓氏,他们成功占据了学政这个至关重要的位置。学政负责管理教育事务,包括学校设立、师资选拔培养以及科举考试组织等等。邓氏深知“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因此大力推动教育改革创新,广纳贤才,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学子。随着时间推移,邓氏家族在文化领域逐渐崭露头角,并通过学术交流活动进一步扩大了自家的社交圈子。

如今,在这几大家族当中,唯有张氏显得相对较为弱小一些。虽然他们已经拿下了劝农司这块肥肉,但由于进入堌塬时间尚短,尚未在此地打下坚实可靠的根基。所以说,如果其他几家联合起来对付张氏的话,恐怕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将其彻底击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