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回龙之变(三)

看到此情此景,卓不凡不禁皱起眉头,他转过头对着身旁的邓绾说道:“此处山高林密,地势险要,实乃兵家必争之地啊!邓家日后定要对此地严加防范,切不可掉以轻心。”

这一路走来,卓不凡与邓绾相谈甚欢,两人无论是谈论天下大事还是切磋武艺,都能找到共同话题,可谓是相见恨晚。此时,又听闻此次邓氏商队能够脱离险境,全赖卓家儿郎们的鼎力相助,卓不凡心中更是倍感欣慰。

听到卓不凡如此夸赞自家子弟,邓绾赶忙抱拳行礼,表示感激之情:“此次若非贵府援手,我等恐怕难以全身而退。卓氏一门忠勇之士辈出,皆是教导有方之功啊!”

卓不凡闻言哈哈一笑,心中暗自思忖道:这邓绾不愧是文官出身,言辞之间尽显儒雅之风,而且寥寥数语就能让人如沐春风,心生好感,果真是个不简单的人物啊!想到此处,卓不凡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起来,连忙摆手谦逊道:“邓兄过奖啦!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本就是我辈侠义之人应尽之事,不足挂齿。”

邓绾微笑着点了点头,附和道:“卓兄所言甚是,不过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份恩情邓某定会铭记于心。”说罢,二人相视一笑,继续并肩策马前行,身后留下一串长长的马蹄印和欢快的笑声……

小主,

卓不凡有条不紊地安排着随同人员,让他们分散到林子的各个角落去仔细调查情况。而他自己,则悠然自得地和邓绾一同坐在一棵繁茂大树的树荫之下,悠闲地品尝着香茗,愉快地交谈起来。

“邓兄啊,不知道在这段时间里,你们邓氏家族可曾发生过什么重大的事情呢?”卓不凡轻轻抿了一口茶,微笑着问道。

邓绾微微皱起眉头,略微思索了一番后回答道:“实不相瞒,卓兄,我们邓氏最近确实有将家族地位提升至一乡之长的念头。昨天运送到这里的那一批物资,也是专门为此事做准备的。”

就在两人交谈之际,各处负责调查的捕快们也陆陆续续地回到了原地,并向卓不凡汇报着他们所发现的线索和情况。卓不凡一面静静地倾听着这些消息,一面继续优雅地品着手中的茶水。

听完所有的报告之后,卓不凡不禁面色凝重地对邓绾说道:“邓兄,看来此番情况有些不妙啊,来者似乎不善呐!”

邓绾轻叹一声,无奈地摇了摇头说道:“正所谓‘人无伤虎心,虎有伤人意’啊!卓兄,我们邓氏一族向来只求能够平平安安、稳稳当当地过日子,从未有过与人争夺霸主地位的野心啊!所以这次,还恳请卓兄您能在其中多多周旋,帮忙化解这场可能到来的危机。另外嘛……”

说着,邓绾缓缓地从自己的衣袖之中摸索出了一枚乌黑发亮的木质令牌,接着说道:“在这片土地的东北方向,有一处规模不算太大的小河谷。那里虽然面积有限,但风景却是极为秀美迷人。小弟今日便将此河谷赠予贵府作为临时驻脚之地,还望卓兄千万不要推辞呀!”说完,邓绾便双手捧着那枚乌木令,递到了卓不凡的面前。

“乌木建村令?这……邓兄啊,这件事可真叫小弟我有些左右为难呢!您也知道,要办成这样一件大事并非易事,其中牵扯众多,关系复杂,我只能说会竭尽全力去为此事周旋,不过最终的结果嘛,实在是难以给您一个确切的保证呀。”卓不凡满脸愁容地看着邓绾,语气之中尽是无奈与为难。

邓绾连忙安慰道:“卓兄言重了,小弟深知此事不易,只要卓兄能尽心竭力,不管结果如何,小弟都感激不尽。这处河谷地理位置特殊,乃是我们邓家和曹家之间的缓冲地带,目前尚未被划入任何一家的地界之内。所以卓兄大可放心地直接前往勘察,待勘察结束后,只需回头向镇守府报备一声即可。”

说着,他将手中的建村令递到了卓不凡面前,神情极为恳切。

卓不凡微微点头,伸手接过那枚乌木制成的建村令,小心翼翼地收入怀中,然后端起桌上的茶盏,微笑着对邓绾说道:“如此甚好,邓兄此番相助,当真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啊!来,小弟就以这杯清茶代替美酒,敬邓兄一杯!”说完,仰头一饮而尽。

邓绾见状,也赶忙端起自己面前的茶杯,一手托住杯底,一手护住杯身,回敬道:“卓兄客气了,请!”随后也是一口饮下杯中茶水。

两人一边请茶,一边聊着过往,两人均来自北宋年间,对北宋的历史进程有各自的看法,互相感慨了一番,就见有邓氏族人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