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安夏思索片刻,“臣妾觉得,可以先安抚其他官员,表明陛下只追究首恶,余者从宽处理。同时,加大搜查力度,争取尽快找到那名大臣。”
幼帝采纳了时安夏的建议,局势逐渐得到控制,那名藏匿的大臣最终也被找到。
然而,与此同时,藩王也开始有所行动。他集结了兵力,准备起兵造反。
“陛下,藩王已经起兵,正向京城逼近。”探子来报。
幼帝猛地站起身,“传朕旨意,调集兵马,准备迎敌。”
时安夏看着幼帝,“陛下,臣妾担心藩王兵力强盛,我们难以抵挡。”
幼帝坚定地说:“朕身为天子,绝不退缩。哪怕战死沙场,也要保卫这江山社稷。”
时安夏眼中闪过一丝感动,“陛下,臣妾愿与陛下共进退。”
在备战的过程中,朝中出现了两种声音。一种主张与藩王议和,以避免战争带来的伤亡和破坏;另一种则坚决支持幼帝抵抗到底,维护皇家尊严。
幼帝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陛下,议和或许能暂时保住京城,但藩王野心勃勃,日后必成大患。”一位忠臣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