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开始讲述自己对革新思想的转变过程,他从最初的反对,到后来的理解,再到如今的支持,将自己的心路历程娓娓道来。
他每说一句,学子们就如同小鸡啄米般点头,他们的眼神中满是崇敬,仿佛在聆听圣人的教诲。
有的学子甚至拿出纸笔,快速记录下韩愈的话语,生怕遗漏一个字。
“圣贤之道,贵在传承,更贵在发展。新学并非要推翻传统,而是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走得更稳。”韩愈的声音洪亮而有力,在学府上空回荡,那声音如同洪钟大吕。
学子们听得聚精会神,他们纷纷表示,要以韩愈为榜样,勇于接受新事物,努力学习新知识,为大唐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李豪看着这一幕,心中满是欣慰。
他明白,文化革新的种子已经播下,并且正在茁壮成长。
他正欲开口说话,却见一位衣着朴素的老者,颤巍巍地走上前来……
这位老者衣着朴素,布满皱纹的脸上写满了岁月的痕迹。
他是城南私塾的先生,教书育人已有数十载。
他颤巍巍地走到皇帝面前,深深鞠了一躬,用略带沙哑的声音说道:“老朽愚钝,先前对新学多有误解,今日得见殿下之风采,聆听韩愈先生教诲,才明白革新之意义。”他顿了顿,浑浊的眼中闪烁着光芒,“老朽愿在私塾中推行新学,为大唐培养更多有用之才。”
老者的话语如同一颗石子,在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
越来越多的私塾先生站了出来,纷纷表示愿意尝试新学。
他们有的年过花甲,有的正值壮年,但此刻,他们的眼中都闪烁着同样的光芒——对新知的渴望,对未来的期许。
李豪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他知道,文化革新的种子已经播撒到更广阔的土地上,即将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他成功地在皇家学府站稳了脚跟,文化革新在教育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他站在学府的庭院中,微风拂过,带来阵阵花香,那花香淡淡的,钻进鼻腔很是惬意。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满大地,将一切都染上了一层温暖的色彩,那温暖的光线洒在身上,仿佛能感受到轻柔的抚摸。
他深吸一口气,感受着清新的空气,心中充满了信心。
“陛下,”一个声音从身后传来,打断了李豪的思绪。
他转过身,看到一个身穿劲装的男子快步走来。
男子单膝跪地,双手抱拳,神色凝重,“长安城内出现了一些流言蜚语,似乎有人在故意诋毁新学……”
李豪剑眉微蹙,他沉声问道:“可知是何人所为?”
“目前还不清楚,”男子摇了摇头,“但属下已经派人去调查了。”
李豪微微颔首,“看来,这背后隐藏着一股强大的势力啊……”他低声喃喃道,“想阻止我推行新学,没那么容易!”
夜幕降临,长安城内灯火通明,热闹非凡。
茶楼酒肆里,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然而,在这繁华的背后,却隐藏着一股暗流,正悄然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