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朝堂激辩,现代军事理念之转机

双方你来我往,唇枪舌剑,互不相让,朝堂上的气氛也越来越紧张。

就在这时,一个雄浑的声音响起:“陛下,臣有话说!”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哥舒翰迈着沉稳的步伐,走到大殿中央……

哥舒翰声如洪钟,在大殿上回荡:“陛下,臣以为,盛王殿下之言,并非虚妄之谈!臣亲耳听过殿下讲解兵法,其见解之独到,令人叹服!”他环视一周,目光炯炯,“殿下所说的‘现代军事理念’,臣虽不敢尽信,但其中确有可取之处!比如那‘沙盘推演’,臣已在军中试行,效果显着!将士们通过沙盘演练,对地形、战术的理解更为深刻,作战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哥舒翰话音刚落,几个年轻的将领也纷纷站出来,力挺盛王。

他们都是最近听过盛王讲学的将领,对他的新奇理念十分信服。

一个年轻将领激动地说道:“盛王殿下的理念,让我等茅塞顿开!以往我等只知埋头苦练,却不知如何将所学运用到实战之中。如今有了殿下的指点,我等才明白,原来战场之上,还有如此多的学问!”

这突如其来的支持,让保守派大臣们有些措手不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们没想到,盛王的理念竟然在军中已经开始传播,并且获得了部分将领的支持。

张九龄脸色铁青,他意识到,如果再不采取行动,盛王的势力将会越来越大,最终威胁到他们的地位。

张九龄眼底闪过一丝决绝,他深知,今日若不能将盛王这股“歪风邪气”彻底压制,他日,这朝堂之上,恐怕再无他们这些老臣立足之地。

他与身旁几位老臣交换了一个眼神,那眼神中,有默契,有决绝,更有几分孤注一掷狠辣。

几位老臣皆是跟随李隆基多年的心腹,他们深知,今日之争,不仅关乎理念,更关乎权势,关乎未来。

张九龄缓缓站起身来,他那原本就佝偻身躯,此刻似乎更加弯曲,仿佛承受着千钧重担。

他一步一步地走到大殿中央,每一步都显得沉重无比,仿佛每一步都踏在众人心上。

他抬起头,

那双昏黄老眼,此刻却闪烁着锐利光芒,他直视着龙椅上李隆基,那目光中,没有丝毫退缩。

“陛下!”

张九龄声音沙哑,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坚定,“臣,有本要奏!”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仿佛要将胸中所有郁结之气都吐出来,“盛王殿下,年少轻狂,口出狂言,妖言惑众!”

他猛地一挥衣袖,那宽大袖袍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带起一阵劲风,“其所谓‘现代军事理念’,实乃荒诞不经,哗众取宠!”

张九龄声音越来越激昂,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一般,狠狠地砸在众人心上,“臣等,皆是跟随陛下多年老臣,为大唐江山社稷,呕心沥血,鞠躬尽瘁!”

他顿了顿,眼眶中竟隐隐有泪光闪动,

“如今,盛王殿下却要全盘否定我等多年心血,将我大唐军队引向歧途,此等行为,与谋逆何异?!”

他猛地跪倒在地,那苍老身躯,在地上发出沉闷声响,“臣,恳请陛下,严惩盛王殿下,以正朝纲,以儆效尤!”

他身后几位老臣,也纷纷跪倒在地,齐声高呼:“臣等,恳请陛下,严惩皇子,以儆效尤!”

一时间,朝堂上的气氛再次紧张起来。

李隆基坐在龙椅上,面色阴沉,一言不发。

他深知,环儿的理念虽然新奇,但却充满了挑战,如果处理不当,很可能会引起朝堂动荡。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裴耀卿缓缓站起身来,他的目光扫过众人,缓缓开口道:“陛下,臣以为……”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落在盛王身上,“盛王殿下的理念,或许……并非一无是处。”裴耀卿,这位以理财闻名的大臣,此刻却展现出了他卓越的政治眼光。

“我大唐如今国库充盈,兵强马壮,正是开疆拓土的大好时机!”他声音洪亮,掷地有声,“盛王殿下的‘现代军事理念’,虽然前所未闻,但却充满了创新和活力。如果我们能够将这些理念融入到我大唐的军事体系中,或许能够创造出更大的辉煌!”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那些保守派大臣,语气中带着一丝嘲讽,“诸位大人,你们总是墨守成规,固步自封,难道就不怕我大唐被时代所淘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