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那种话,在澳洲任何情况都可以不给,不过呢,现在受米国小费文化影响,你要给小费,当然更受欢迎。
比如打车,如果车辆整洁,服务满意,你可以给出2元或相当于车资2%的小费;
住酒店的话,给在雨中帮你召唤出租车的门卫2元,或者给帮你把大包小包扛到房间里的服务生5元。
饭店或是咖啡店,服务相当好的话,可以外加餐费的10%作为小费。需要注意的是,在结账时你如想给小费,如果你是用刷卡的形式,请先询问服务生他们是否会拿得到小费,还是会进了餐厅老板的口袋。如果是后者,那么请用现金方式给出小费。
还是那句话,你不给小费,也没人会说什么,澳洲的小费不是强制性的。”
在餐厅点餐后,黄杰看到一个华人外卖小哥在等待取餐,就走上前去搭讪。
“来,哥们,抽一支!”黄杰道。
“华子!这可是好东西,这种烟,好久都没有抽了。”小哥很热情。
“我刚来澳洲不久,一时半会也找不到工作,想了解一下怎么干外卖,能给我讲讲吗?”说着把整盒烟都递了过去。
“那太能了。”小伙很高兴。
“我是在校学生,每周会送个三、四天,一天会跑中午和晚上两个高峰期,加起来四五个小时。一天大概能挣180澳币。比在华人饭店打工强太多了。
澳洲有五个外卖平台:熊猫外卖、Uber、Menulog、Fantuan和DoorDash。
我只跑过两个,熊猫外卖支持的餐厅老板和客户都是华人,uber的受众主要是当地人,会经常收到小费,熊猫外卖基本不会有小费。
熊猫外卖有一个底单的价格,每超过1公里会涨钱,但涨幅很小,所以跑熊猫会尽可能接短距离的单。Uber的外卖有点像打车程序,会计算路程和等待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