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意外动荡

倪绍豪冷静分析:“很可能是他们背后还有更大的资本支持。如果真是这样,我们必须小心了。这场战斗,或许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复杂。”

杨子轩面色沉重:“建航,你带人继续追踪这笔资金的流向;邵超,查清这家公司背后的股东结构;绍豪和少杰,做好技术和舆论上的防御,必要时进行反击。”

“明白!”

几天后,一家名为“启星科技”的新兴企业突然进入了大众视野。

启星科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布了一款智能生态平台的原型机,号称可以完美兼容鹰瞳OS和智核AI,并且在隐私保护和技术架构上达到了“超越行业标准”的水平。

这一消息在行业内引发轩然大波,而启星科技背后的资本力量,很快被梁邵超查明:正是来自黑鹰集团的幕后支持。

“他们是在培养新的‘代理人’。”张玉莹在紧急会议上分析道,“一旦启星科技成功抢占市场,对我们来说将是双线作战的局面。”

杨子轩目光冷峻:“不管他们怎么布局,这场战斗我们都必须赢。建航,联系启星科技曾经的合作伙伴,挖掘他们产品背后的真实水平;绍豪,加快‘量子引擎’的技术测试,抢在他们之前占领技术高地;邵超,继续追踪他们的资金链,找出致命的漏洞。”

“我们不光要击败黑鹰集团,还要确保没有任何人可以在我们面前取代未来的主导地位!”

小主,

行远集团与黑鹰集团的竞争已然进入了新的阶段,而这场战斗的背后,隐藏着更深的博弈与危机……

启星科技的高调亮相不仅在行业内掀起热潮,也让行远集团的决策层感到紧迫。这家初创企业虽然表面看似新锐,但背后的技术团队却异常强大。短短一周内,他们发布了一系列关于平台技术架构的白皮书,并且主动公开了几项核心算法专利,显示出了强大的底气。

姚建航迅速召集团队分析启星科技的战略:“他们这是想借技术透明化来获取市场信任,同时通过算法兼容性吸引我们的用户和开发者群体。”

倪绍豪眉头紧锁:“但从技术角度看,这些专利的确有一定突破,尤其是数据分片处理和跨平台协作能力,短期内可能会对我们造成威胁。”

张玉莹迅速反应:“如果这些专利技术真的是他们自己研发的,那说明他们背后还有一支隐形的研发力量。这股力量,可能并不止属于黑鹰集团。”

杨子轩看着屏幕上的分析报告,沉声道:“无论他们背后有什么力量,我们的目标不变。接下来,我们必须主动出击。”

为了进一步挖掘启星科技的真实实力,姚建航带领公关团队展开了一场舆论战。他们与行业专家合作,对启星科技发布的专利进行了逐条审查,并找到了一些疑点。

“这些专利中,有几项涉及的数据处理技术与黑鹰集团早期发布的技术有重叠嫌疑。如果我们能找到确凿的证据,证明启星科技是利用黑鹰集团的技术资源,这将是一次致命打击。”姚建航在会议上建议。

王少杰紧接着补充:“但我们不能直接发起攻击,必须通过第三方平台和专家的声音来引导舆论。这样既能保护我们的形象,也能让对方无法反驳。”

与此同时,倪绍豪团队加速推进“量子引擎”的研发。他们决定在一周后的全球科技峰会上,正式发布这一革命性技术,抢占技术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