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倪绍豪的技术团队终于完成了智核AI量子架构的最后测试。核心技术的性能参数完全超出了预期,足以成为行远集团对抗拓星科技的王牌。
杨子轩第一时间赶到实验室,倪绍豪正盯着屏幕上的运行数据。
“子轩,你看,”倪绍豪指着屏幕,“这是量子架构在大数据处理上的表现,速度提升了至少300%,能耗却降低了40%。这些优势是拓星科技现有技术无法触及的。”
杨子轩的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太好了,绍豪。这不仅是一项技术突破,更是我们的定心丸。”
倪绍豪点了点头:“现在就看我们的发布会能不能完美呈现这些优势了。我已经安排了技术演示的所有细节,绝对不允许出任何差错。”
“我相信你,”杨子轩拍了拍倪绍豪的肩膀,“这次的胜利,你功不可没。”
与此同时,王少杰的公关团队开始向媒体释放关于智核AI量子技术突破的消息,全球市场瞬间被这一重磅新闻点燃。
“行远集团即将举行一场技术发布会,展示他们的量子计算核心技术。”各大媒体的报道铺天盖地,而科技评论员和分析师们也开始热议这项技术可能对行业带来的颠覆性影响。
拓星科技显然也感受到了压力。他们加快了新品发布的宣传节奏,试图通过提前占领市场认知来抢占先机。但行远集团的量子技术爆料却让拓星科技的动作显得急躁和无力。
“少杰,接下来如何进一步加压?”张玉莹在视频会议中问道。
王少杰淡然一笑:“我们已经让几个知名科技博主提前拿到了智核AI的部分功能演示视频,他们会在我们发布会前两天同步推送内容,进一步引爆舆论。我们不需要直接攻击拓星科技,只要让市场看到我们遥遥领先,他们的发布会就会失去意义。”
杨子轩对此非常满意:“很好,这次舆论战,你们做得非常出色。”
与此同时,梁邵超的团队在幕后悄然推进对拓星科技供应链的精准打击。他们发现,拓星科技有一部分关键原材料采购依赖于东南亚的一家供应商,而这家供应商已经与行远集团有了密切合作。
“邵超,你的计划什么时候执行?”杨子轩在总部会议室询问道。
梁邵超从容回答:“我们已经锁定了拓星科技的订单,今天晚上供应商会正式宣布终止合作。没有这些原材料,拓星科技的新品生产将严重受阻,即便他们召开发布会,也不过是空谈。”
张玉莹插话道:“这步棋走得很妙,既能削弱他们的生产能力,又能让外界进一步怀疑他们的稳定性。”
“确保行动万无一失,”杨子轩说道,“这是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关键时刻终于到来。行远集团的发布会在国际化的舞台上隆重举行。杨子轩亲自主持,倪绍豪则作为技术负责人登台展示量子技术的突破成果。
发布会上,智核AI的量子计算能力以震撼的实景演示展现出来,包括实时大数据分析、复杂医疗诊断辅助、以及超低功耗的智能城市管理等场景。
“智核AI的量子架构,不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未来的入口。”倪绍豪坚定地说道。
现场掌声雷动,而社交媒体上对发布会的评价也迅速攀升至热搜榜首。
“行远集团的技术发布会让我感受到什么叫真正的未来科技。”一位科技博主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