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叫森语宫,不用说了,这就是杨晨的生活之地,居住用的,睡在这里,会听到森林的地域,悠扬而沉醉,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地理位置,和空间的回响。
外面的森林,时时刻刻抖动树枝树叶,然后被树干传回,又被这个庞大的室内空间传导,就会形成这种神奇的一幕。
当然,要是不愿意听,也可以开启静音模式,这里不再细说。
第二个,就是蜂巢殿,这个名字暂且用,以后肯定会改,杨晨并不满意,这座殿的作用,是工作的,书房,会议室,资料室,等等,都在这里。
至于接下来的亭,台,楼,阁,轩,榭,廊,坊。
则是游玩,观景,赏花,品茶,看戏,听曲的所在,完全是为了享受建设的,以后自然会一一呈现。
不管建筑师设计的多完美,终归是要看效果的。
杨晨并不抱有太大的期望。
只希望最终的效果,能有他们说的一半,自己也就满意了。
再来说说四大旋臂的分配方案。
首先,一个旋臂是用来当生活区域的,1300多人,全部生活于此。
按照计划,一条旋臂的面积,是多平米。
所以,算下来的话,每人都能分到20多平米的空间,要是按照三层计算的话,就是60多平米。
实际上,当然没有这么多。
因为还有公共区域。
比如公共澡堂就占据了1500平米,公共图书馆占据了3000平米,食堂占据了3000平米,公共教室培训室等等占据4000平米,再加上其他一些零零碎碎的,直接把一半给占完了。
所以,分下来的空间,每个人只有不到30平米。
这已经足够富裕。
但为了以后可能会继续增加人口,所以杨晨不可能给每个人,都配上这么奢华的居住条件。
直接按照20平米每个人来分配。
要是一家三口,那就是60多平米。
在这样的深山老林,已经很奢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