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建造需求

当天晚上,经过一下午的会议,居住地的设计方案,终于定了下来。

别误会,只是一个框架,内在很多东西都还没有呢。

比如通风管道,采光,隔音,防潮,防异味,等等,都需要各种各样的方式去解决。

但不管如何,起码大方向是没什么问题了,需要怎么建造,需要多少材料,等等,都有了底。

这最大的难度,就是在建造的时候,如何包裹这些大树。

不能傻乎乎的硬上,如果直接用木材或者金属固定,当做支柱,那未来很可能会因为它们的生长,而造成撕裂,破损,进而影响整体建筑的坍塌。

但要是不利用,也不好。

毕竟,还有什么比这些万年巨树,更完美的栋梁吗?

把它们当成柱子,那建筑的坚固度和稳定度,都拉满了好吗?

最终,大家还是决定,先利用了再说。

大不了,每隔一年,进行一次检修,轮流给每个大树支柱进行改造,该加固加固,该换材料就换。

这是个笨办法,但也是最方便的。

经过统计,按照四万平米,三层10米的高度来建造的话,需要的木料计算:

假设建筑是正方形,边长约200米,墙体厚0.3米,高度每层3米。

则墙体部分木材体积约为3×4×(0.3×3×200) = 2160立方米。

不过这还只是墙体部分,再加上地板、天花板以及可能的内部支撑结构等,实际所需木材量会更多。

如果考虑地板和天花板的厚度为0.2米,面积为平方米,这部分体积每层约为×0.2 = 8000立方米,三层就是立方米。

再算上内部支撑结构、楼梯等部分(这部分较难精确估算,假设占总体积的10% - 20%),总共所需木材体积会比2160+立方米还要多一些。

以上计算只是按照最低标准的。

实际上,杨晨打算的是,每层五米高度,墙体厚半米,天花板地板也是半米厚度,再加上分割出的各个房间所需要的木材。

妥妥的超过五万立方米。

多吗?当然多。

但对杨家来说,根本不是问题。

因为,在隐居地这片森林中,光是百米大树,就多达10万棵。

那些五六十米的,更是数不清。

而哪怕是最小的50米大树,直径按照三米计算的话,也有300多立方木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