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伦春意为使用驯鹿的人,和鄂温克,达斡尔并称为索伦三部,是前清时期的最强兵员。
特别是乾隆时期,差点没被用绝种,乃至后来辛亥的时候,索伦三部和关外的满族竟然率先响应起了共和。
其实,这事也不难理解。
进城过好日子,吃铁杆庄稼的时候,没有这些人的份,后来需要为国奉献,为国牺牲的时候,却可着人家征伐。
最主要的是,成年壮丁都快打光了,也不让人家休养生息,反而生活越来越困苦,那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要知道,身为一个底层百姓,凡是鼓励你去做的事,那就是需要你去填坑。
凡是禁止你去做的事,那就是有利润不想和你分享。
凡是要你不惜一切代价,意味着你才是那个代价。
凡是要你顾全大局的,意味着你不在这个局里。
身为满族中的底层,索伦人要是能早点明白这个道理,也不至于被割的那么惨。
好在,在七十年代,国家为了保护索伦三部的种族延续,建立了数个自治乡,自治旗,并将这些山民迁移下山,集中安置,人口才恢复了些。
马虎要去的,并不是位于嘉荫的鄂伦春小镇,毕竟那边已经没有多少老户了,估计养猎鹰的也不多了。
他要去的隔壁铁力市的一个林区,那边还有几个鄂伦春老户,过着原始的赶山狩猎生活。
至于大青山林场这边的人,为啥知道这些鄂伦春老户,说来也是件趣事。
要知道大青山往北那片老林子,可是直接连到伊春和老毛子边境的,自然也连着铁力那边。
老林子,若是没有十足的经验和辨别能力,是很容易迷失方向的。
所以除了老猎户,普通的职工和周边的村民进山,通常只敢在外围晃悠,但每隔几年,总有那么几个点背的,误入了老林子。
运气好的,可劲往一个方向走,还能走出来。
运气不好的,走上五天五夜,都不一定能出山,再加上山里的猛兽,结果可想而知。
而这鄂伦春老户,就是当年在从铁力那边的山里,救了两个在山里迷路的大青山母子,才被大家伙熟知。
知道有这样一个老炮头,老户,领着十几个族人,住在山的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