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3章 一个时代结束了

“陛下……”杨慎上前。

“国丧。”朱厚照说,“杨师傅他……走了。”

杨慎愣住,紧接着跪在地上给朱厚照磕头,送着朱厚照的背影离开。

然后才让家人进来,将杨廷和的后事安排下去。

……

当天,首届内阁首辅杨廷和病逝。

礼部拟谥号曰:文忠。

朱厚照下旨驳回礼部的谥号,单独给一个谥号:“正”。

不加于文,单字谥号,这个就很耐人寻味了。

因为“正”很少单独拿出来用,要么跟“文”一起用,要么就是单独给个“文”、“成”这些比较适合的单字。

单独给一个“正”!又不给文,大家也有点爪麻,这是什么意思呢?

直到张璁拿到了礼部的回函,希望皇帝能换个谥号,然后张璁直接批复曰:“太傅正首辅之位,正本朔位,恪尽职守,不使内阁职能而乱为党争之祸,当得此谥号!”

意思就是,原本不伦不类的内阁,是在杨廷和这个首届首辅的帮衬之下,彻底定型运转的。

所以,必须给“正”这个谥号,哪怕没有“文”都可以。

因为杨廷和的“正”是有政治意义的。

如果杨廷和不“正”,以后就得有人胡乱改内阁制度,到时候祸乱的是天下,有可能导致党争。

看到这届首辅这么一锤定音,皇帝也盖了个章,表示张璁没说错,那么下边猜测也就散了。

于是皇帝加杨廷和为:太傅、上柱国、皇明宫大学士(单独整出一个宫,给有利于国家建设的文武大臣立牌位的,类似于凌烟阁、云台二十八将这些荣誉。武将的花,是皇明宫大将军)等,杨正公讳廷和。

至于这个皇明宫,朱厚照一丢出来,更进一步刺激了大臣们。

谁不想死后哀荣加身?

而且皇帝还明令说,往后历任内外百姓、群臣,皆可选入内。

什么意思呢?人人都有机会。

因为皇天宫有三个大殿:勤勉殿(国民)、学士殿(文臣)、武士殿(武将)。

而且这一次,朱厚照特别下旨,把勤勉殿放在三个大殿的中间位置,这个政治意味更明确了。

大明皇帝与国民共天下。

算是最后一计定海神针,不让后世子孙随便更改。

并且不是所有人都能进,必须为国为民的那种大贤之人、见义勇为、或者抵抗外敌,抗击不法这些内容。

而三个大殿也可以看出区别,因为勤勉殿的规格,那是最高的,学士殿和武士殿都弱了勤勉殿两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