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台机器,只有几个关键位置用了橡胶胶条。
“陛下!神器啊!有了这个,东北那三亿亩平原,就有着落了!”
捧着土的朱佑枫,一脸兴奋的跑来:“相比较牛耕来说,机械力道更大,能深挖半公步,这样一来表层的树叶能翻入地下,地下的黑土能被翻出来直接耕种。东北林木、冻土这些问题,都能因为被破土深层而被解决。”
朱厚照看了一眼挖出来的土,也笑了笑:“很好,那么就继续深化改进,之后等材料到齐了,我们就定板,先造个一两千台,把北大荒变成北大仓。机械辅助开垦的话,就能解决东北彻底开发的困难。而且这么大的力气,我们也能尽快完成松辽运河的挖掘准备。等松辽运河连起来,大明也能直接从渤海北上控制整个东北,不需要绕一大圈,从朝鲜走了。”
文臣们也都说皇帝圣明。
这能不圣明吗?
谁能想到,皇帝完成了“数理化”的构建之后,工部立刻就有人开始实验,完善基础的定理。
这几年,调用了不少资源,成功完成了力学、物理等等内容框架的搭建。
而一切的内容,大部分都是从《永乐大典》内找到的。
还真别说,永乐大典绝对是古今第一奇书。
工部联合翰林院外加太学府,在永乐大典内翻箱倒柜,居然还朕让他们将各种原理找齐,并且完成归纳整合。
皇帝的阐天释道,换来了脱虚向实的基础物理学全面吹响前进号角。
光是眼前这台不用牛,就吃煤和水汽蒸发运转的机器,就正式告诉所有人。
皇帝的说的气为技巧,理之万相,是绝对的箴言。
技巧,不是奇技淫巧,而是技艺,技术。
只要应用得当,一样能耕地,而且效率高,威力大。
虽然会有毛病,但一边的工匠已经开始检修,很快机器重新燃烧,又开始犁地。
也就是和牛耕的老农差不多时间完成,效率上几乎一样了。
好处也就很明显了,这套机械还能更换后边的器具,甚至能进行收割,这能极大节省人力。
对于东北大平原的开发,也能进入工业农场主的时代。
北大荒,真的有可能变成北大仓。
结束春耕仪式之后,朱厚照就回宫了。
群臣们聚集在一块,难掩的兴奋:“我大明新的时代将会到来,往后机械如果普及,家家户户一台,也就不需要受制于耕牛了。”
“可是嘛!好事啊!”
“不过听陛下说,蒸汽只是过渡,未来要用更厉害的东西,效率更高,更耐用。”
“阐天释道一书,便是未来百年孜孜不倦所求目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