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正德年的节假日

杨廷和在餐桌落座,然后拿起报纸说:“工作便是,年纪轻轻的,能比得了我累?案牍劳形,我也不差。”

杨恒也不好跟爹呛声,只能乖巧坐着。

心理多少还是有点不服气,自从皇帝将很多行文制度范式化之后,工作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无意义的扯皮,在皇帝这边是行不通的,敢扯皮皇帝就敢批你考功不合格。

到时候丢了官位,有你哭的时候。

而且升迁、贬黜,都有规矩,只要你不是忤逆皇帝或者造反,皇帝也懒得理你牢骚。

骂两句之后,还不得继续干活。

所以,杨廷和他们看到的公文,绝大部分都是下边已经给出解决方案,层层报告上来的。

根本不需要他们亲自指导,更多的时候,是做大方针的规划和执行。

但现在皇帝还未完全放权。

整个国家的大方向运转皇帝在把控,杨廷和他们的内阁负责细化和协调下边的办事效率,事情看起来多,但不杂。

所有事情经过内阁这一层的时候,已经有了条理,所以费心费力的是下边干活的人,上边再怎么案牍劳形,又能比得上上边皇帝死的脑细胞,还是下边人跑断腿没日没夜的干活来得累?

杨廷和没管自己这个三儿子,只是看着报纸等着其他孩子、孙子出现。

家人很快聚集。

杨廷和看了一眼餐桌:“我那些孙女儿,以后也接上桌吃饭。风气渐渐要变了,还有,缠足的事情别做,谁做别怪我修理他。”

杨廷和的儿子们只能点了点头。

不过老四杨忱倒是实诚的抱怨说:“陛下也是,怎么总是管这些小事。”

“小事?或许吧。但这也是大事。”杨廷和摇了摇头,“对于官员,家中有财,不愁吃穿,自然能养得起女孩不下地干活。但普通人养不起。如果社会开始浮华,陛下让生产力大为精进,百姓开始养得起女孩吃闲饭了,那么他们会不会想办法攀附高门大户?

越是这种时候,越容易出问题。

裹脚本就只是修饰脚型,但矫枉过正,上次我随陛下微服,就看到了一个脚裹到无法下地的女孩出嫁,都需要人背负。

所以,作为引导风潮的官员,德行可以一回事,但至少明面上必须正面。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陛下如今,这般整治,也是为了子孙后代,以防万一,不要裹脚,这事对你们未来从政有帮助。

记住,不争是为争的关键在于,上善若水。

打铁,还需要硬自身。

不然你们以为陛下,是如何一步步逼着江南士绅,败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