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元旦出来祈福,还未进入寺庙,就听到了叫卖声音。
“朝廷新颁布新制黄历,一天一页,可以折叠挂在钉子上,也可以用一天撕一天咯!”
“并且,每年的黄历,都会有标注日期,上边还有宜、忌、冲,甚至还有节气、小识、外加干支、生肖……”
小二在卖力呦呵,不少老人一听凑上来,伸手取来一本就看了起来。
“哟!二爷!这可是皇帝命令钦天监,制作的黄历。”
“您瞧!这边写公元5001年,这是阳历的标识,后边是干支记法,然后还有年号,正德二十一年。还有日出日落的时辰推测,甚至就连月食、日食的推测,都有哩!并且上边还有拼音,你家小孙子读书也得学拼音,到时候还能拿来给他识字,一本就两毫,能用一年!绝对不亏!”
“买了!”
二爷直接给钱,拿走了这本红蓝绿三色黄历。
要说新年第一天,什么最卖钱,当然是黄历!
官家亲自发行的黄历,绝对是令人无法拒绝,而且信息密度相当大。
最最关键的就是,黄历的发行,官家只卖两毫钱,看得前来一些路过的书商咂舌:“这么厚一本,三百六十五页,居然只卖两毫!谁家印得起啊!”
“那肯定是官家才有这个本事!全国小一亿人,一户按四个人算,就是两千五百万户。那就需要两千五百万本。这个体量,官家印多少,也……”
翻着,有人看着黄历内一些词句愣住了。
上边写啥?
“如画针铺提醒您,秋寒来,当加衣,杨家针铺好针线……”
“得!真不愧是财神爷!这一段话,能顶一万元!”
“如画针铺,好像是最近开起来的连锁针线店,专门卖针和缝纫机的。”
人们在聊着。
对于广告,在朱厚照用报纸,城市乡镇为了美观,而进行市容调整之后,广告牌就开始应运而生。
这是为了给地方创收,减少朝廷开支养护城市费用而诞生的。
但显然,商业化运作之后,效果还是很强的。
人们看着黄历上不该出现的广告,除了笑之外就没有多说什么了。
以商补民,官家的老手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