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颁布法典前的准备(上)

朱厚照可不会给内廷没有一点约束。

“陛下圣明!”这么一说,众人也就再没话说了。

牵扯民事,都察院可以举报提请,这就够了。

因为这意味着,都察院还能干涉到内廷和镇国府的不当行为,民事虽然不如刑事好用,但搞人的时候绝对可用。

“陛下,臣以为有些律令对于官吏,太过苛刻……”之前提请朱厚照说《选吏律》的官员上来,继续他的冲锋陷阵。

“此言差矣。”杨一清出面,打断了他的话,“周郎中,既然要编修法典,自然要事无巨细,面面俱到。是人总会犯错,有错就必须要罚,否则不见惩处,只会肆无忌惮。为非作歹之人多了,天下也就乱了。”

“可是……”

“陛下,臣赞同杨大理的论点。”杨廷和也上前,“今早,臣听到了一番言论曰:公天下者,法为道德;私天下者,义为仁德。

道德予己,仁德予他。

是以,仁德予他,只能指《民法》之中的案例,但非强制,子曰:何以报德?以德报德,以直报怨。

触犯《民法》,古往今来民不举,官不究,惩之曰情理,不惩曰仁义。

但若是,触犯《刑法》,当以国朝刑断,以彰道德,以儆效尤,还天下朗朗乾坤,否则颠倒黑白,恐伤民心。”

在都察院内装菩萨的王守仁一听,忍不住抬头喝彩道:“陛下,此乃箴言!天下公私,法道仁义,尽在其中矣!”

不仅是王守仁,就连之前反驳的群臣也被呛得退下来。

这要是再抢下去,要出事的。

因为,私天下者,义为仁德,这是在道统上否定传统的士绅义理。

意思就是告诉所有人,道德是天下人共尊的,而仁德则是个人的教养。

边上的杨慎听得傻了。

他爹居然只是加了一句话,精炼了一句话,就把他的想法篡了。

他的意思明明只是讨论道德、仁德,国家、个人的关系。

结果一句——私天下者,义为仁德,就把整段话变成了公私博弈,皇帝与官员的博弈,就是公私博弈。

当然,也能束缚皇帝。

因为最有资格私天下者,是谁?

皇帝啊!家天下啊!

如果皇帝应了,那他等于也被上了枷锁,不能自己轻易违反《宪法》了。

朱厚照撑着下巴饶有意思的看着下边的朝臣。

顶层的一群人反应过来之后,立刻上前道:“臣等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