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现在的四百匹马跟马拉轨道的四百匹马,运力速度粮草消耗,是怎么个算法?天差地别吧?”
朱厚照丢下一个大饼后,又说:“东北一马平川,极其适合修铁道,蒙古亦是如此,西北也差不多,尤其是关西等地,他们极其需要朝廷提供高效的运输方式。如果解决了此事,边区必定如关内。当我们实际教化此地,诸君青史留名啊。你们这一届内阁,最多只剩下八年了,好好干。就算拿不下收尾之功,也得留下个奠基之功不是?”
“八年,弹指一挥间哪,人生又有几个八年,能一展拳脚?莫要为流言蜚语所累,立功立德立言之三不朽,立功之法,近在咫尺。”
朱厚照说完,转身路过谷大用身边拍了拍他肩膀:“你也一样,朕这一朝,缺个三宝太监。”
“臣定不负陛下隆恩。”谷大用跪在地上,极其夸张的磕了三个响头。
干劲满满。
别说是他,就算是上了年纪的老倌们,也都兴奋异常。
石珤也难得没有反对。
因为朱厚照不是一拍脑袋就要做,而是让他们抓紧扩张钢铁产能。
要足够廉价了,才开始推行。
该花花,该省省。
杨廷和注视皇帝的背影片刻,又看向了边侧的梁储:“叔厚想说什么?”
“江南多水道山峦,没有北境一马平川,所以铁道很难修到江南。”梁储闷哼一声,“陛下一边不断强化北方,一边对江南乃至两广之地弃之不理,实在是……”
江南乃至两广,按照朱厚照的意思,将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被排除在铁道建设之外,毕竟要先啃好啃的骨头嘛。
“梁公,江南有内河航运,海运漕运,基本上能完成转运需求,就暂时不用急了。”石珤赶紧开口。
“哼!铁道建设不见得要花户部的钱,可以让士绅出钱!”梁储又道。
“国之重器!岂能外泄?”石珤赶紧摇头,“户部得占股。”
“你无非就是盯上的清关的赋税!”
“梁公此言差矣!户部穷啊!”
“建设铁道花销绝对不小,铺在地上的可是钢铁,钢铁价格再低能低到哪里去?”梁储又砸了一个大实话,“到时候,还不是要跟四海钱庄发债贷款?”
“那好歹也是……算了,暂且不谈,瑷珲侯等等!在下要去看看迁安的铁道形制,看看是否真如陛下所言,两匹马就能拉动二十吨货物。”石珤赶紧跑了。
“这个家伙!一点官仪都没有。”梁储吐槽之后,闷闷的想着,然后看向蒋冕。
蒋冕察觉目光,也是叹了一声:“还早,你我这一届内阁,不见得能做完,先做奠基之功,无愧后人即可。”
梁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