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
这和明代对于族群统合的粗放有关系。
因为明代的户籍制度基本上继承于元代。
而元代怎么搞地方统治的?是典型的户籍阶级制度。
用世役制度取代正常的户籍流动制度,导致了严重的地方区隔。
所谓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的思潮,就是明代彻底成型的。
军户是够烂的。
但明初那是没办法,地方都打烂了,大家都在往外逃,你还放人走?
所以明初的四民户籍制度,最能简单有效的稳定地方局势,并且快速恢复生产秩序,让大明朝越打越强。
这就是为什么老朱会对自己的制度引以为豪。
别人都是越大越弱,而他是越打越强,土地发下去,军事地主集团形成,能不强才有鬼嘞。
朱厚照也差不多。
他的乡镇户籍体系,本质也是对土地的再分配。
地方卫所军官利益受损又如何?
朱厚照有兵,能平替他们,他们要是反抗,弄死了一样有人守边。
而且在革新战法之后,对于枪械的依赖程度增加,朱厚照能用与别人相同的时间,快速炼出别人数百倍的钢铁,调集庞大的资源和人口打造出流水线化的枪械产品。
所以,战斗力方面朱厚照不带怕的。
钱不够,那就去抢。
他朱厚照是创业者思维,不是守业者思维。
因此现在,朱厚照决定不断撬动老朱遗留下来的户籍政策,乡镇户将逐渐成为一个笼统的户籍。
变相完成废除民籍登记随意,世袭不能更改户籍的混蛋制度。
不过在这之前,朱厚照打算,先对西南下手:“那么,除了你们这些读书人之外,本地不少人不曾读过书的人,应该会受到或多或少的歧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