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债券(上)

所以,杨廷和他们硬着头皮,只能转过身安抚石珤道:“石尚书,一切以大局为重。”

“我……”石珤张了张嘴,那是欲哭无泪。

“行了,别在这里装样子。你户部要是能耐,就把朕手中的修路生意拿走。这路修好了,真正在道路上走的,能是普通的老百姓吗?是你们这些控制国家基层的地主们。朕拿着自己的钱,给你们修路,不感恩戴德也就算了,还要否定修好以后你们可以获得利益吗?”

朱厚照闷哼一声,直接呛得石珤不敢回答。

太赤裸了。

但内阁的众人已经习惯了。

无视了朱厚照的不满,杨廷和转身道:“陛下,这借贷传出去还是不好听。”

“鬻官卖爵传出去就好听了吗?”朱厚照呵呵一笑,“行了,朕这里有一套类似于期货市场的债券市场规划。你们将平叛需要的银两进行预估,然后经由四海钱庄、皇家银行举债,利息定为每年百分之三或者百分之十,然后设立长期、中期、短期三种债券。”

“长期十年、中期三到五年、短期三年以内,一年以上。然后将大明现在能收到的赋税进行规划,根据每年大明递解的赋税的百分之三十,对外进行举债。

比如大明现在每年纯银子收入一千万两,那么百分之三十就是三百万两。

然后长期发一半,年利息为百分之三。

中期发三成,年利息为百分之六。

短期发两成,年利息为百分之十。

债券为国债,所以不进行任何的额外交易,这样举债,天下所有人,上至官僚士绅,下至黎庶百姓,都可以认购。比如,这样,我们每张债券只出一钱银子。

那么大明有六千六百万百姓,每人借朝廷一钱,户部就能拥有六百六十万两白银的贷款。

然后每年根据到期的债券进行连本带利的归还就行。”

朱厚照噼里啪啦的说完,所有人都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