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风起

比起京都衙门那日,他今日倒随和很多,“有劳管家。”

但他端起茶浅嗅几息,又并未饮用。

丰登和砜岚识趣地退下。

“薛大人有话不妨直说。”

薛封识拱手作礼,“实不相瞒,在下此来,是为皇帝陛下。”

百里茗稍作思量,“大人说的是永川洪灾?”

“正是”见百里茗没有跟他绕弯子,薛封识松了一口气。

正要展开细说,就被百里茗拒绝。

“那请恕百里氏无能为力。”

“......”

良久,实在想不明白的他才问了一句,“为何?”

“娇养惯了,吃不了赈灾的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不绕弯子,但阴阳怪气。

不懂什么劝人技巧的薛封识只好直抒胸臆,“可令妹...”

“正是因为如此,才更不能去了。”

言下之意就是说,好人没好报,陆缄不是人。

“百里氏世代公卿,人才辈出,陛下新政之中亦增添了许多女官职位,百里姑娘就不想为国效力?”

“为国效力,也需量力而行。”

“赈灾之事,我们这些五谷不分,四体不勤的人实在是一窍不通,不敢领命。”

薛封识叹了一口气,言辞恳切道,“若非封识能力有限、见识短浅,断然不会来叨扰姑娘。”

他是想整顿吏治。

可他也清楚自己办起事来太过刚正,不懂变通,不想变通,根本不适合领着一大帮子人去赈灾。

“可百里氏门庭清贵,您的父亲与几位叔伯曾在溪州为官十余年,教化百姓,移风易俗,彻底根除了当地水患。”

“且世人皆知,百里家掌权不分男女,只重能力。”

“百里姑娘与女公子皆受教于老当家,怎能说一窍不通?”

“溪州地势广阔,怎可与永川相提并论?”百里茗肃然反问。

“旁的不说,就说永川位于西南深处,四面环山,地势低矮。”

“洪灾之后道路垮塌严重,想要赈灾,就必须先挖通道路。”

“这个季节,当地又闷热潮湿异常,必要防疫。”

“因此,从进入西南,到打通去往永川的道路,到最后赈灾,钱粮医药一日都不能断。”

“还要勘测土质,调用大量沙石砖瓦帮百姓重建房屋。”

“这些人力物力,可不是有钱就能解决的。”

百里茗言语和气,不失礼貌又字字珠玑,可话里话外都是埋怨。

这么复杂的难题,不是凭一句为国效力就能全部塞给百里家的。

到时候事情办好了,最多得点赞誉。

办不好,家底掏空还是其次,被陆缄一并收拾了找谁说理去。

“而且,西南民风剽悍,就算没有贪官污吏从中克扣,这些东西能不能顺利运到永川,也很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