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百里茗唇角微扬。
本来想给这些饭桶留点脸面的,现在看来不用了。
“周寺丞都未看过民女的人证物证一眼,便认定民女荒谬,岂不更荒谬?”
“你!”
昂首挺胸,立马反驳,“依照大魏刑律第八章,第十四条,被告若提供线索,府衙需尽力取证。”
“还是说京都衙门断案已不需要证据?”
“这......”堂上之人被齐齐镇住。
衙外看热闹的百姓也嘀嘀咕咕的附和起来,“是啊是啊。”
“这衙门不是讲证据的地方吗。”
大理寺卿被看得如坐针毡,只好大喝道,“休得胡言乱语!”
再顶着众人的目光,起身抱拳向天,一派正气。
“天子脚下,吏治清明,断案自是依照真凭实据!”
百里茗赶紧拱手一拜,满脸尊崇,“如此甚好,那就请大人依律传召,让两方物证人证对簿公堂。”
“......”刑部郎中当即递了一个眼神过去。
大理寺卿面色难堪,却也只能故作凛然的同意,“这是自然。”
传人证物证是需要时间。
像这种情况,一般是以一个时辰为限。
期间可以休息,在这个基础上,官员还可到后衙商议案情。
就此,周寺丞、大理寺卿、刑部郎中以及其余三名官员都去后堂,正大光明的沟通了一番。
最终综合各方消息,一致认为百里茗是虚张声势拖时间。
堂前——
“你是...百里氏的大小姐?”一直没有开口,更没去后堂的监察御史突然问。
百里茗浅浅行了一个礼,“是。”
其实她刚才也在观察他。
监察御史的嘴角十分寡淡地动了动,不再说什么。
见他如此,百里茗也收起了好奇心,闭目养神,耐心等待。
“升堂——”
一个时辰之后,各位大人容光焕发地坐回堂上。
大理寺卿一记惊堂木拍桌,“传!两方人证物证。”
百里茗这边,人证物证很快就上来了。
是十几个明显没见过什么世面但模样还不错的姑娘,手里个个拿了玉佩香囊之类的配饰。
大理寺卿心里咯噔一声,其中一支发簪,他似乎有点印象。
望向周寺丞,发现对方的眼神也有了些许躲闪。
再看刑部郎中,仍旧一副正人君子的样子,比他们沉得住气多了。
于是大理寺卿也定定神,“传李德宝、陈实......”
他念了一堆人名,想来都是状告百里氏的百姓。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