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了佳佳?是不是推广的事不太顺利?”陈强敏锐地察觉到我的情绪变化,关切地问道。
我叹了口气,将最近遇到的阻力告诉了他。一些地方的农民对新技术抱有抵触情绪,认为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耕种方式才是最好的,担心新技术会破坏土地,影响收成。
“这确实是个问题,咱们得想办法让他们理解,智慧农业不是要取代传统,而是要帮助他们更好地传承和发展。”陈强也陷入了沉思。
这时,我的手机响了起来,是郑教授打来的。“佳佳啊,我看到新闻报道你们农场的事了,真是后生可畏啊!不过,推广新技术总会遇到些阻力,你们要做好心理准备,也要注意方式方法……”郑教授在电话里语重心长地叮嘱着。
我眼前一亮,连忙向郑教授请教解决办法。郑教授建议我们,可以先邀请当地政府和农民代表来我们农场参观学习,让他们亲眼见证智慧农业的成果。同时,还要积极与当地政府沟通,争取政策上的支持,并组织一些培训和讲座,向农民普及智慧农业的知识和技术。
“佳佳,郑教授说得对,咱们得主动出击,用事实说话!”陈强听完我的转述,信心十足地说。
我们立刻行动起来,联系了几个持观望态度的地区的政府和农民代表,邀请他们来农场参观。为了打消他们的疑虑,我们还特意安排了现场演示和体验环节。
“这机器人耕地还真是厉害,又快又好,比我们人工强多了!”一位老农看着田地里来回穿梭的机器人,不禁感叹道。
“是啊,而且还能精准施肥、喷洒农药,省时省力,还环保呢!”另一位农民代表也赞叹不已。
看到他们的态度有所转变,我心中燃起了一丝希望。然而,就在这时,一位村干部却提出了质疑:“你们的技术确实先进,但是成本太高了,我们这些小农户哪用得起啊?”
我正要解释,陈强却抢先一步说道:“这位大哥,您说得对,引进新技术确实需要一定的成本,但是……”他的目光坚定而自信,“请您相信我们,我们一定会找到解决办法,让智慧农业的果实,惠及千家万户!”
陈强的话语掷地有声,也点燃了我心中的希望之火。我们开始积极筹备各种宣传活动,深入田间地头,向农民们讲解智慧农业的优势。
小主,
“乡亲们,智慧农业不是要取代大家,而是要让大家更轻松地种地,赚更多的钱!”我站在田埂上,用最朴实的语言向围观的村民们解释着,“你看,这自动灌溉系统,可以根据土壤湿度自动浇水,再也不用顶着烈日一趟趟地跑去开沟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