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重要的是,村民们对智能农业机器人的操作和维护还不熟悉,需要进行专门的培训。看着周叔他们担忧的眼神,我意识到,要真正实现智慧农业,技术上的突破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让村民们了解、接受并掌握这些新技术。
夜幕降临,我和陈强还在办公室里忙碌着。我整理着机器人运行的数据,希望能从中找到故障的原因。陈强则在和吴技术员通话,询问系统修复的进展。
“佳佳,我有个想法……”陈强突然放下手机,语气中带着一丝兴奋……
“什么想法?”我揉了揉酸涩的眼睛,抬起头看向陈强。
“我们不能只依靠技术公司的支持,”陈强指着电脑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数据,“你看,这台机器人在田间作业时遇到的问题,很多都是环境因素导致的。我们对这些情况更了解,应该成立自己的技术团队!”
我眼前一亮,是啊,与其每次出现问题都求助别人,不如组建自己的队伍,掌握核心技术!“可是,我们去哪里找合适的人才呢?”
“我们可以先从内部挖掘,”陈强胸有成竹地说,“村里很多年轻人对新科技都很感兴趣,我们可以挑选一些有基础、肯学习的,送他们去参加培训,培养自己的技术骨干。”
我用力点点头,陈强的提议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我们连夜制定了计划,决定从农场挑选几名对机器人操作感兴趣的员工,组成技术学习小组,由吴技术员定期进行培训。同时,我们也开始联系县里的职业技术学校,计划开设智能农业相关课程,为农村培养更多技术人才。
时间飞逝,转眼间几个月过去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智能农业机器人在农场得到了广泛应用。清晨,一排排机器人井然有序地在田间穿梭,精准地完成着采摘、喷洒等工作,原本需要几十个人才能完成的任务,现在只需要几台机器人就能轻松搞定。看着眼前这幅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景象,我的心里充满了自豪和成就感。
村民们也逐渐接受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