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里,刘光天突然怒气冲冲:“你还好意思呢?爸当时为了你掏空了积蓄,结果你就一走了之,在外当上门女婿,去年春节连家都不回,还害得老爸为这生病两次。
现在倒好,回家就是要自行车?你要点脸成吗?”
见状,刘海中立刻喝止:“光天,你怎么对你大哥说话呢?快去收拾屋子,今天你们就在客厅凑合一晚。”
刘光天和刘光福敢怒不敢言,满脸憋屈地回到了屋内。
刘光福小声嘀咕着:“哥,这家里也就咱俩最倒霉,全为大哥掏空家底,咱兄弟两个啥好处都没捞到。”
“嘘……听哥哥说什么。”
刘光齐继续说:“爸,您也明白,当领导干部就得有那个派头。
其他干部都有自行车,而我现在只能步行出席活动。
这样看起来多不像话啊?别人会以为我在搞特殊化,不讲团结,缺乏集体精神。
这不利于我的事业发展和家族门面。”
刘海中听着儿子的话,感到惊讶,他发现自己这个儿子竟也有了罗建国的气势,言语之间显得颇具水准。
“光齐,你说得有道理。
厂里的几个徒弟和老工友们还有些关系网可以动用一下。
先别忙着离开,在家里坐下等几天,我四处帮您张罗下,也许就能弄来一辆自行车。”
“谢谢爸!”
刘光齐感激地说。
于是这对夫妇便在这四合院里住了下来,二大爷刘海中和大妈满脸欣慰,走起路来都带上了几分轻盈的步伐。
与此同时,罗慧珍在家里地窖忙活的时候碰到了回来的女儿罗建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妈,刚刚听到邻居家传来欢声笑语,二大爷家是不是有什么喜庆的事呀?”
罗建国问道。
“哦,原来是因为光齐他们夫妻回来过年了,听说是为了孝敬老人呢。”
沈欣欣听了也发表感想:“这么说,二大爷没白疼爱他的大儿子,还是挺尽孝道的。”
林水桃笑着解释道:“其实你也看错了,刘家对老大教育最为反感的人不是刘光天和光福而是光齐自己。”
面对林水桃的一席话,沈欣欣不解问,“这是怎么回事?”
罗慧珍插话进来,“很简单,不外乎就是缺钱或者缺少些什么东西来找借口罢了”
。
对此,罗建国表示赞赏,并感叹这个时代,一位带着三个孩子还能生活下来的单亲妈妈果然看得认真透彻,对于人品的洞察力非常精准。
无论如何,这次刘光齐的到来确实大大提升了两位老人大爷和大妈面子上的光彩。
每天,刘海中带着刘光齐在四合院转一圈后,再去外面跑腿购物和送东西。
刘光齐四处打听、费尽周折,想求一张自行车票,可就是毫无结果。
唐美玲渐渐不耐烦了。
住在刘家的日子里,她每天不是被二大妈叫去收拾屋子,就是干各种杂活,从未受过这样的委屈。
“光齐,你爸到底能不能搞到那辆自行车啊?我们过年要回家,不能耽误了啊!”
唐美玲忍不住抱怨。
这几天下来,刘光齐陪着父亲四处奔波,腰都快弯成了一张弓,却依旧没有任何眉目。
“我也搞不懂,不过我爸说,他有个徒弟现在在学校当大学生,深得校领导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