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建文帝下棋口渴了,身边却没有侍从,于是顺手摘下腰上佩剑,照身后山石就是一剑,一股汪泉顿时喷涌而出,这就是后来人们说的“剑泉”。
不过,历经数年后的今天,我们只能看到一道剑痕,“剑泉”已经没有泉水喷出了。
前面说道杜天官在当地德高望重,今建文帝到此,深感责任重大,无时不刻不在思考恢复建文的名号,于是多方奔走,支持者众。
当时附近有一杜姓奇女子,无论多大的太阳,她走到哪儿,必定会荫到哪儿,无论多大的雨,她走到哪里,那里一定会晴。
在这位女子的身上,好像有一道光环的闪耀,是以人见称奇。
于是众人将此杜姓奇女子送与建文帝为妻,敬奉为皇后。
至今,仍传说邻水杜姓家族中有保存完好的明代皇袍,常人站在桌子上也穿不齐整,虽当地政府多次上门欲让其捐给政府,无奈杜家人拒不承认。
为了在当地修造一个临时小朝廷,以图挽回政权,修朝廷就得建造宫殿。他们大肆砍伐原始森林,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却将准备好的树木,顺着御临河冲走。
其实还有另外一种版本,说是朱棣怀疑建文已经逃到了他老师那里,便派人私下暗暗寻访。
可是御临镇这个小小之地民风淳朴,但凡有陌生人进入,从口音上的区别不难分辨。所以探到外地陌生人的来意后赶紧报告杜天官。
众人见事已败露,为防走泄风声,赶紧把这些大木埋在地下,等外地人走后再挖出来利用,谁知这一埋就埋了这么多年。
至今在邻水、长寿境内的御临河河床上,还可以看到已经炭化了的当年计划用作柱子的巨大木头。
老态龙钟的杜天官觉得可能是天意如此,加上自己确实已经年迈,力量甚微,于是力谏建安削发潜心修佛,借以普渡众生。
建文帝也感到大势已去,已无可挽回,只得如此。
杜天官于是送他到华蓥山高登寺出家,建文帝隐匿于此修行数十年,历任主持,是该寺有名的得道高僧。 天道烬长生
晚年,京城来人接回长安皇家寺院,圆寂时高达103岁。
杜天官自助建文帝重树大旗失利后,恐遭当朝报复,死后被抛尸荒野。于是在生前即精心设计,不日郁郁寡欢而逝。
其后人给他建造了七十三座疑坟,明皇帝多次派兵寻找,当地百姓却多方阻挠保护,而其真正的坟始终没有被找到,成了永远的谜……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天官墓?
罗师叔说:“这墓碑上所写的杜天官想必就是那个杜天官了,也许这就是他死后埋葬于此的陵寝”。
“这么说来,里头肯定有很多奇珍异宝,我们只要找到几件就可以发大财了”那赖石猴听说是天官陵,顿时两眼放光,一副贪婪之色外露于形。
“好货肯定是有的,只是有无缘分找到现在不肯确定,就算找到了,有没有命享受也还难得说”罗师叔转向赖石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