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戌时三刻,曹卫帐中烛火通明,他正用自制的炭笔在羊皮上勾画人体解剖图。
忽闻帐外环佩叮当,抬头时,曹操已掀帘而入,身后亲卫捧着个紫檀木匣。
“听闻子廉近日苦寻医书?”
曹操盘腿坐在蒲团上,亲手打开木匣,泛黄的帛书在烛光下露出“金匮针经”四个篆字,隐约可见黄帝与岐伯对坐论道的绣像。
曹卫瞳孔微缩,这卷上古医书记载着经络本质,正是他参悟《青囊书》的关键。
曹卫伸出手,手指刚要触及帛书,却见曹操突然按住匣盖。
“子廉可知,这岐黄之术与治国用兵之道颇有相通?”
帐外秋风掠过旗杆,带起一阵金铁交鸣之声,曹卫收回悬在半空的手,转而端起陶碗抿了口薄荷茶。
“曹老板是说,医者如良相,用药如用兵?”
“然也!”
曹操抚掌而笑,眼角皱纹里却凝着化不开的阴郁。
“只是这良相若不知效忠何人……”
他忽然抓起案上烛台,焰苗几乎舔到曹卫鼻尖,“纵有经天纬地之才,终是镜花水月。”
曹卫盯着跳动的火焰,忽然想起现代手术室的无影灯,他伸手拨开烛台,滚烫蜡油滴在手背也浑然不觉。
“卫若说志在天下病厄,而非一家天下,曹老板可信?”
二人目光在空中相撞,曹操突然剧烈咳嗽起来,曹卫指尖银光闪动,三根牛毫针已扎入他颈后风池穴。
正要运针,帐外突然传来许褚雷鸣般的吼声:"华佗先生到——!"
————
白发老者掀帘而入时,带进一股淡淡的药香,曹卫瞳孔剧震,这老者行走间衣袂无风自动,分明是修炼先天功大成的征兆。
更令他震惊的是老者腰间悬着的青铜药鼎,鼎耳上"秦越人"三字在烛火下泛着幽光。
“老朽听闻曹营有位奇人,竟能见‘水中游虫’。”
华佗目光灼灼地盯着曹卫案上的琉璃镜片,“不知可愿与我这山野之人论道三日?”
曹操悄然退至帐角,看着两人迅速进入状态,曹操笑笑,“我还不信,你不效忠!”